韓寒《青春》讀後感1500字2篇

韓寒《青春》讀後感1500字篇一:

我只是站在這個舞台上被燈光照著的小人物。——韓寒

真正開始深入的認識韓寒還是高一的時候,記得那時每逢周末自己便跑去圖書館借韓寒的書看。印象很深的是那時看得是《三重門》,看著林雨翔的才華與獨傲,看著susan的美麗與知體,心中總幻想著有一天我也在小河邊遇見這樣一個女孩。

那時還小,並沒有太多對於中國式教育體制的思考,只覺得雨翔受夠了老師們的欺負,總覺得他是該反抗了,可是並沒有。後來想想,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林雨翔改變不了什麼。可是卻是當時應試教育闖下的果,一個偏才就這樣被埋沒。像極了韓寒。

但韓寒並沒有被埋沒。他敢說敢做,用身體力行證明著小人物也可以在舞台上熠熠生輝。

看著一路走來的韓寒,發現他正在一路長大。從一初的所謂的冷眼看世界,到現在責任的社會青年,不難看出,韓寒真的長大了。

《青春》,或正是他長大的一個代表吧。書中記錄了韓寒一年多在部落格上寫的雜文,那是一直走路的辛苦和對現實醜惡面淋漓盡致的批判。書中寫了許多對於當時時事的感想與看法。首篇“青春”便是當年鬧的沸沸揚揚的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誰說韓寒冷眼,這是一種對於社會莫大的關心與責任。有時候,這個世界就這樣:你想說,有人不讓你說,你說多了,有人卻說你是假的。

“這些年輕人是無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應該在心中的熱血,它卻塗在了地上。”

從開始單純的關注學校、教育,到現在的社會,韓寒一路走著,一直在路上。青春,多么美好可愛的人生階段,只憑聽也能讓人平添幾分遐想,可是,有些人卻把它浪費在了成長的路上。韓寒以青春命名或許也是紀念自己已逝的青春時代吧。畢竟當年的韓少慢慢的變為了韓老,而今也是而立之年,是個做了父親的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個人輕狂的青春或許也該有個結束了,讓自己成長的腳步歇一歇,有些累了。

“所以我們在文學作品和歌詞里經常看見一句話,那就是讓心去流浪,當然身體還在城市裡交房貸。”

現實與理想總是隔著許多讓人躊躇的東西,青春的我們經常做著現實不了卻又不捨得放棄的夢。夢裡的自己是孤傲寂寞的,至少心靈上總不願讓別人參與。那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夢,夢很美就像青春。漸漸的現實越來越的逼近,把自己的夢映襯的那么廉價,甚至一文不值,那時的我們是否還會如當初般執拗的追尋自己的夢呢?有時候,現實的殘酷不是讓你一無所有,而是讓你直接死在了想擁有的路上。

“這裡你沒有末路,你從不孤獨。”其實青春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孤獨,就算我們不可一世的不願靠近這個世界,但我們還是有很多同路人,他們陪我們哭,陪我們笑,陪我們寫著自己內心的文字,陪我們叛逆的做著膚淺的掙扎,陪我們自以為的反抗著這個世界---,這就是青春,有著很多很多的同路人走在一同長大的路上。

韓寒走了過來,他以自己的實際探著未知的路,他說,“我從來就不覺得理想是救贖青春的一種方式。”他執著的叛逆著,做老師眼中不可一世的孩子,任憑唾沫亂飛也從未曾改變韓寒心中堅定的決心,這樣的韓寒才是真正的韓寒,才是我們眼中熟悉韓寒。

如今,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被利益與金錢覆蓋的現實里,有多少人的華年就是浪費在這兩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廢物上的,又有多少人慨嘆著自己曾經的夢早已漸漸遠去。現在的我們正活在青春這個人生最美的過程上,誰也不想就這樣把自己埋沒,只是我們並沒有尋一個合適而又合時的作為將自己的年華填滿,到底怎樣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至少我還尚未有答案。

青春,美好多彩的年紀。而這個年紀里卻有著老少皆沒有的落寞與無奈。“人生就是在不同的時候豎起不同的手指而已。”韓寒如是說。

韓寒《青春》讀後感1500字篇二:

(這篇文章是我在看完韓寒的最新博文《青春》後有所感觸而寫的,可能文章本身與韓寒的那篇並沒有太多的聯繫,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的話,可能就是風格有一些模仿吧。)

我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家庭條件不錯,自己也挺會混,現在被家裡安排在外地工作,目前還屬於是臨時工的性質,一個月就幾百塊錢的工資。他對我們說過一段時間就會調到離家比較近的地方上班並且當上正式工,那樣一個月就有幾千塊的工資了。我們都替他高興。

還有一個也是跟我一起長大的哥們,現在畢業了在家鄉小城市的一個建築公司上班,女朋友是他大學時的同學,長得很漂亮,現在在他家裡住著,也和他在一個地方上班。我們都問他準備什麼時候結婚,他算了算說今年是寡婦年肯定不行,明年是他女朋友的本命年不行,後年是他自己的本命年也不行,最早也就XX年了,也有可能是遲一些到XX年。我們都替他高興。

我還有一些同學,他們都高我一屆,現在要畢業了,平常就經常在校內上發一些和各自男、女朋友的親密照片來大秀恩愛羨煞旁人。最近聽說他們的考研成績都挺理想,而且基本上都可以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到一個城市裡繼續上學,擺脫了大學時期苦苦的異地戀,這些人被我們視為模範夫妻。我們都替他們高興。

我身邊的就是這樣的一群單純的人,他們是如此的相信著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他們——包括我在內——相信現在身邊的人就是最終能陪著自己走到最後的那個,他們相信著當變成了正式工後能過的更好,他們相信著XX或者XX年能結婚,他們相信著考上了研究生、能生活在一個城市就能幸福穩固的慢慢走下去了。我沒有去問他們是否真的相信這些他們一直相信的東西,亦或是他們覺得如果去選擇相信這些的話,會比較幸福。

當然,我身邊還有一些人,他們沒有男、女朋友,沒有工作,沒有考上研,沒有考上公務員,但他們同樣相信著當所有的“沒有”變成了“有”之後,美麗新世界。

這就是我和我周圍的一群人們,我們都還很年輕,不過是二十一二三四歲的年紀,但是這個世界的種種資訊種種現象通過網路也好其他也罷的途徑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之勢在這個節骨眼上湧進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成熟——或者至少讓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成熟。我們開始經常的陶侃自己已經老了,我們開始順其自然的只看著自己三步遠的未來,不是因為看不到,只是刻意的不去看——就像鴕鳥一樣。

其實我們都還是活在一個自以為的世界中,以為可以“蓋一座城堡,不被打擾,一直到老”,一廂情願而已。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真的像是活在魯迅口中的那間“鐵屋子”里一樣,只是很少有人能站出來大喊幾聲把我們“叫醒”,因為我們的這個社會首先會譴責的就是這些把別人“叫醒”的人。這是我們老祖宗的習俗,就像當王安石從褒禪山那個山洞中出來之時,也是首先“咎其欲出者”,緊接著才“余亦悔其隨之”。

是的,我們的周圍確實存在這樣的一些人,他們不斷的給我們講述著社會上的這些那些,我想我應該稱他們為“dreambreaker”。那么如果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還真有點討厭韓寒。

想到了很早以前就聽到過的一句話——我是一隻在玻璃瓶中的蒼蠅,面前一片光明,出路卻是沒有的。我想說到底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一隻活在玻璃瓶中的蒼蠅,面前是一片光明的,只是至於出路到底有沒有還不知道。於是我們都要不停的向上飛,因為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要相信困住我們的這個玻璃瓶是一個瓶口向上並且形狀規則的容器的。而至於事實是否如此我們卻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

我們就這樣努力地,不倦的向著上面那個我們想像中的瓶口飛去,渴望著飛出這個瓶子,去體驗瓶外的美食,而這美食,說來只是大便而已。因為我們是蒼蠅,這是我們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