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錢鍾書》讀後感

近年,有些青年學子指斥錢鍾書為“冷血動物”,理由是他在反右——“文革”時期無所作為全身遠禍。我想這些“蔑錢者”大都不了解當年形勢,不了解左傾的迷惑性,不了解左傾思潮之所以會被大面積接受的歷史背景,用今天的陽光去照射昨日的陰霾,真是說話太輕鬆了。人生是算總賬的,一位文化學者,於亂世之中堅持治學,拒絕江青邀請的國宴,給後學者留下一二向上攀援的學術台階,為20世紀中國學界多少掙下一點顏面,還不夠嗎?莫非一個個都得是林昭嗎?錢鍾書清華同學、詩人辛笛輓詩:“洗盡鉛華遺籍在,是非千古耐人評。”歷史畢竟要由後人書寫,評人與被評都得接受總評。

當然,《一代才子錢鍾書》也不是全無遺憾之處,如錢楊夫婦如何躲過反右之劫,不知什麼原因,該著不著一字,整體迴避,缺失甚巨。畢竟,在這一代表性時段,傳主的行藏頗值咀嚼。楊絳在《我們仨》中也僅以“不愛起鬨”匆匆帶過。也許,湯晏先生確實不了解傳主的這一段,不知為不知,也是治史的應有之態。不過,對讀者來說,未能完整了解傳主一生,而且還是十分關鍵頗引興味的一段,終為一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