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斯賓塞快樂教育》有感

前段時間,在噹噹網上看到一本《斯賓塞快樂教育》書,於是到圖書館借閱,讀完之後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其實這本書相比較《卡爾威特的教育》,從內容上講要單薄得多,但是它對於我的意義,好比是為我在教育這個問題的認知上又搭了一級樓梯。

赫·斯賓塞曾說過:“教育是一項充滿快樂而漫長的事業,需要一點耐心和同情心”。 但凡成功的父母,都有一個特點:耐心用心。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賞識和鼓勵,老師、家長和同伴們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動力,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斯賓塞先生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許多有趣的小事例,仔細地敘述了小斯賓塞的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歷程,向我們證明教育是一件快樂的事。這些都對我們教育者給孩子的教育起著指導性的作用。 

斯賓塞這樣說:“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枯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細細咀嚼,確實如此: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相反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下,他信心會減弱,這時即使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面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辦法。看完《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後,我才真正領悟到:真正的有成效的“快樂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只有“快樂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求知慾、創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樂應該是學習的真諦,是人生的真諦。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自己也能體會到,當看到學生們有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而大多數的時間我會因為學生的錯誤使我不快樂,心中會產生許多埋怨。帶著這樣的心態,我會不由自主的去批評他們,而他們則在這種不快樂的氛圍中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即使在老師的逼迫下學習,也不是快樂的學習。長此以往,怎么教育出快樂的孩子呢?其實作為教師一個微笑、一個撫摸足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和過失。斯賓塞的教育思想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將努力學習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希望我的課堂能讓孩子們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附書中精彩話語 

1. 正確進行教育的主要障礙不在於兒童,而在於家長。並不是兒童對強制的影響不敏感,而是家長的德行不足以運用這些影響。 

2. 父母們誇大了子女的不正當行為給他們帶來的苦惱,總認為一切過錯都是由於子女的不良行為所致,而與他們自己的行為無關。但是我們稍作公正的自我分析之後,可以發現父母發出的強制性指令,主要是為了自己的方便行事,而不是為了矯正錯誤。 

3. 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須做一些教育的準備:要進行鑽研,要頭腦理智,要能忍耐,還需要自我克制,要少對孩子發布命令。4.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最有效。

5. 痛苦的功課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功課會使知識吸引人。那些在恐嚇和懲罰中得到知識的人們,日後很可能不繼續鑽研;而那些以愉快方式獲得知識的人們,不只是因為知識本身是有趣的,許都成功的體驗促使他們進行自我教育

6. 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就是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進行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7. 一家人吃飯時是爭論還是談話,是稱讚還是訓斥,是一個很好的測量計,它可以看出這個家庭是在疏遠分離還是在越來越親近”。

8.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支配權,但每個父母和老師都應該慎用這種權力,不應該成為嚇唬孩子的稻草人,使孩子總是在恐懼的情緒中顫慄。就像你不可能在一張抖動的紙張上畫下什麼美觀的圖案一樣,你也不可能在一個顫抖的心靈留下什麼有用的知識。

9. 受委屈的孩子很少會去反省自己有什麼過錯,因為憤怒和不平占據了他的心靈;而被感動的孩子則常常反省,因為感動增加了他內心的勇氣和智慧。

10. 痛苦的功課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功課會使知識吸引人。那些在恐嚇和懲罰中得到知識的人們,日後很可能不繼續鑽研;而那些以愉快方式獲得知識的人們,不只是因為知識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許多快樂和成功的體驗將促使他們終身進行自我教育。

“培育孩子也跟家長們在社會上的其他工作一樣,富有價值。我十分渴望,每個英國公民都可以意識到這項工作的偉大意義。再說,對孩子而言,學校的教育是有限的…學校能夠教給學生技能,培養一定的品質,但這相對於兒童的潛能而言,僅僅是冰山一角罷了”

“我以為,教育兒童的過程同樣是教育自己的過程,你期望子女如何,你自己就先應該如何,從兒童的言談舉止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聽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個人補充:這句話人人都知道,可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得很好呢?

“我一直這樣認為,在我們一切的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應屬農作與園藝了。雖然在現在英國工業與畜牧業占據主導地位,在人類各項工作之中,農作與園藝是最和生命相關的工作,它演示著生命過程,啟示著生命美感,體現著生命的智慧與和諧….長期以來教育的誤區,是將教育單單看成在嚴肅教室中的生活,卻忽略了對孩子們來說更具有意義的自然教育與自助教育,而快樂和樂趣,恰恰便是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在孩子身上最直接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