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狼圖騰讀後感1500字

讀《狼圖騰》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會我正在上高三,正是聯考複習最要緊的時候,拿到那本書的時候我就愛不釋手,讀了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每次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就自己埋頭看《狼圖騰》,看完後對狼也有了一種新的認識,狼性精神對我當時影響還是蠻大的。可是那會沒有過多在紙上來渲染這種情感。今天想到話題本色,我想倒正好可以把《狼圖騰》派上用場,狼的本色才決定了狼在遊牧民族心中的圖騰地位。

我們知道,中國疆土最廣的時候是在元朝,疆域一直延展到了地中海地帶,那是中國征服世界的最長腳步,在世界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族人,是少有的統治了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善於馬術和運動作戰,就是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中原需要防範的一股重要軍事力量,有著重大的威脅。蒙古族的圖騰是狼,用《狼圖騰》中老人的話講,是狼教會了他們生存和作戰。《狼圖騰》中對狼的描寫也是繪聲繪色,很多場面展現出了狼為什麼會成為這么一個驍勇民族的圖騰,那就是堅持本色。

一個人怎么能夠突出自我,表現得跟別人不一樣,給別人展現出自我獨特的性格優勢,那就是要堅持住自我本色,而不是去為了迎合別人而做作,因為這種事現在已經有很多愚昧的人在做,我們再去重複就顯得我們通俗化,就好比一張複印出來的紙,沒有自己的本色,別人一拿一把,也就沒了自我的價值存在。

《狼圖特》的作者在小說裡面是一個線索人物,也是全文的主人公,他用自己與狼相處的經歷和親歷狼的事件,告訴了我們狼的本色是有血性、懂智慧。我們知道,狼是肉食性哺乳動物,但是它兇猛不及獅子老虎,速度不及獵豹,憑藉什麼與其他更兇狠的動物抗衡呢?它們憑的是一種團結精神和“軍人”的血性,以及“軍人”的服從力。狼是群居性動物,它們在獵取動物和防禦進攻時都是群體作戰,而且它們的進攻都是有組織性的,就像是發動一次戰爭,分工及其明細。在狼群中,以狼王為首,團體中一切狼的行動都必須要服從狼王的指揮,所以狼群是有紀律性的,而且一點都遜色於一個軍隊,所以狼往往是作戰專家研究的對象。我們在《狼圖騰》裡面也可以看到這么兩個描述。一個是狼群在遭遇攻擊時,一旦有狼受傷,為了不連累狼群,受傷的狼會向反方向逃跑,犧牲自己而換得狼群的安全。還有就是對於狼群里的老弱病殘,在與狼群安全相權衡時,狼王會殺掉部分老狼,為的是整個狼群的生存,也是保持整個狼群的戰鬥力,這是一種智慧。另一個是狼群在遭遇馬群的圍攻時,它們根本不會考慮投降,狼群會在狼王的組織下,尋找馬群的攻擊弱點,然後會分批地進行突圍,它們會不懼戰馬馬蹄的厲害,直竄馬肚底下,撕破馬的肚子,很多狼會被戰馬踩死,但後面的狼只會臨危不懼,這就是狼的血性。這我又想到了作者養的狼,當時作者抱養了一隻小狼,他希望把狼馴服的像狗一樣,為了改變它的狼性,也是為了它的生存,他用狗來哺乳這隻小狼,為了防止它攻擊人群,作者把狼的犬牙拔了,這樣的話狼就失去了捕殺能力,對於作者的這個舉動,草原里的老人說狼是不可能被馴服的,他也不贊成這個舉動,畢竟狼是這個民族的神。後面這隻狼每次聽到狼群的嗷叫,就會變得很暴躁,可是它沒了犬牙,不可能再回歸狼群,但它的狼性一直沒有改變,後面它不肯進食,生病餓死了。狼為什麼成為了這個民族的神,就是它們的本色是“軍人”的血性,不可戰勝,所以狼也被人所敬仰。

有時候我們為了生存在改變自己,為了迎合在委屈自己,但不管我們怎樣,我們都不能丟失了自己的本色,一個人的本色就是一個人的核心價值 。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