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讀後感1500字左右

範文一

軍旅作家王樹增創作的《解放戰爭》,與其說是一幅軍事戰爭的歷史畫卷,不如說是一篇記錄著我們前輩們精神歷程的壯麗史詩。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我們又有了一份新的感動和體驗。感動的,不僅僅是書中對戰爭細節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宣示,更多的是體驗到了書中所揭示的一個人類歷史發展永恆不變的規律——人民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最終力量!

《解放戰爭》讓我感到:一是比較系統地掌握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如何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用短短的四年時間,以銳不可當、摧枯拉朽之勢,如何成功演繹了人類歷史上的最富盛名的戰爭傳奇。二是比較全面的了解到參與這場戰爭的無數風流英勇的歷史人物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偉大戰中的真正的作為、地位和不可磨滅的巨大作用。三是將自己以往零敲碎打中所獲得的關於這段歷史的許多知識從一個個時間節點全面的進行了梳理和歸類,也從大量真實的歷史事件之中和傑出人物的身上,又一次感受到了解放戰爭的殘酷性、發生事件的必然性和各種人物的真實性。四是尤其從作品中獲得了諸多的思考。

民心的力量最巨大。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為什麼能夠勝利?我們主力兵團不占優勢,但是我們背後有500萬老百姓。國民黨軍隊一律靠空投,從一顆子彈到一塊大餅都是靠空投,我們不是。我們是幾百萬輛小推車,往上推糧食、推子彈、推彈藥,往後拉傷員,我們沒有野戰醫院,野戰醫院就是老百姓家,所以我們才能夠打勝。陳毅自豪地說淮海戰役是小車推出來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眾心裡有桿秤,民眾在我們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們在民眾心中就有多重的分量。我們黨員幹部不論是在機關還是在基層工作,不論是領導還是普通幹部,都必須牢固樹立“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不斷增進對人民民眾的感情,更貼心地為民眾服務,想方設法解決民眾的實際問題,為廣大人民民眾謀利益,這是衡量黨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軟實力”。

儉樸的傳統不過時。《解放戰爭》書中寫到國民黨有一個高級將領,被我軍西北野戰軍抓住以後,彭德懷款待他,做了一盆麵條。那時彭德懷是副總司令,國民黨的將領就說副總司令這么艱苦,你們吃這樣的東西,真是敬佩敬佩。彭德懷當時拍著桌子火了,說全國的窮苦百姓有幾個吃上的?我吃上麵條算我享福了,你們這幫人認為不能下咽,這就是你們失敗的根源。這是最令後人感動的,亦為今天我們的生活留下了有益的啟迪。“戒奢以儉,艱苦創業”、“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目前,我市的經濟仍欠發達,人民民眾總體生活水平還不高,各項建設和發展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自覺抵制貪圖享樂、奢侈浪費、大手大腳的不良思想和作風,勤儉辦一切事業。

這次參加活動,再次感受了書籍給我們帶來的力量,我們或許會發現,書籍依然是征服人們心靈的力量,永不褪色。xx總理在今年初與網民交流時指出:“讀書關係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素質,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在當今豐衣足食的和平年代,我們要善於讀書學習,善於將讀書成果轉化為學習的推動力,學以致用,要牢固樹立終身讀書,工作到老、讀書到老,把興趣閱讀當成一種休閒生活方式。選擇讀書就是選擇了進步,放棄讀書就是放棄了明天。

範文二

這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離家出走的故事,伴隨著少年的出走有了一系列的出場人物。叫烏鴉的少年,列車上偶遇的櫻花,回憶幾十年前的廣島核子彈事件,命中注定的賈村圖書館,和貓說話的老人,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的難以有交集,但就是這些,讓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最終堅強的去面對生活。書中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直面靈魂深處最脆弱,最裸露,最真實的自己。

讀完這本書,開始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性與愛的關係,時光與記憶的本質,書中始終沒有很直接的挑明這些事物之間的關係,只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卻由不得讓人去思考很多。雖然已經過了十五歲的時光,不過能在心地依舊善良無暇的時候讀到這本書,感覺也會很釋然,人生某個階段結束的時候,總是應該好好去深思的。

正如作者所說,十五歲的少年,他們的身體正以迅猛的速度趨向成熟,他們的精神在無邊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猶豫。主人公田村小的時候被母親遺棄,在一個並不疼愛自己的父親的養育下成長,有著同齡人缺乏的成熟,更有著不屬於這個花季的恐慌,不過我們共同擁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長,去接受祝福,去挑戰世界。接下來,就用我拙劣的文字,讓我談談這個故事之於我的深思。

幽幽歲月,浮生來回,愛情,總是一個美好的話題,可是,書中的愛情似乎缺乏中國固有的倫理。田村小的時候就被父親詛咒會跟自己的母親姐姐交合,而田村又成為母親幼時愛情的替代物。田村因幼時被母親拋棄,渴望得到母親的愛。他迷戀永遠十五歲的佐伯(田村母親)的活靈,更深愛著五十歲的佐伯。他們交合,相愛,用靈與肉的交融去享受生命的美好。田村選擇離開森林,帶著佐伯的畫去勇敢的面對生活,將自己深愛的人埋藏在記憶中。開始讀的時候,內心總會隱隱作痛,為什麼如此相愛的人會是這樣的結局。

閉上書仔細想想,身邊的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神把世人劈成了男男,女女,男女,於是我們在尋找自己另一半的過程中惶惶不可終日。縱然找到,又會有種種原因不得在一起。作者筆下這種違背倫理的性與愛,讀完之後,對自己的愛情釋然好多。對愛情中的無可奈何,道一句,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傷。

書中這樣寫了一句話:“儘管世界上有那般廣闊的空間,而容納你的空間---雖然只需一點點---卻無處可找。想著自已這個存在,但越想越覺得不具體,甚至覺得自已不過是個毫無意義可言的單純的附屬物。”你是否想過生命之於我們的無力,田村父親小時候在他身上的詛咒,靈驗的是那么自然,大島天生就是血友病,生理上又分不出男女,佐伯的男友被誤殺,田村父親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殺貓,中田在生命的最後毫無緣由的體現了自己的價值等等。好像那些宿命中安排好的我們根本無法去掌控,縱然你試圖去改變,總會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將一切落回起點。可是,你難道就這樣袖手不管嗎?答案是否定的。

沒錯,田村縱使離家還是未能擺脫在他身上的詛咒,可就是在他試圖改變的過程中,他變得堅強,他嘗到了人世間的情暖,他最後終於有勇氣面對生活,面對現實。在我們頹敗的時候,總會有宿命論這樣的理由支撐自己頹敗下去,感覺成事在天,可是你是否忽略了事在人為呢。縱使結局不會有太大差別,可是你是否忽略了過程中的美好?當結局最終到來的時候不至於那么的措手不及。

書的最後,作者還是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告訴我們要勇敢的面對生活。田村想將自己留在第三空間,用以逃避現實生活,最後在母親的要求下,勇敢的走出了避世的桃園,選擇了正視生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候活著比死更難。然而,生命就是如此,而田村,成為了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

命運就象沙塵暴,你無處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去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世界,試圖傾聽畫中的聲音,感受愛情的美妙,體味人間的溫情,命運似乎早就安排好了,卻又那般無償。縱然過了十五歲的年紀,不在那么彷徨,不在那么憂鬱,那么,就繼續在這最美好的年華,去享受生命帶給我們的一切。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範文,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