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讀後感(共9篇)

中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聊齋志異》共包括491篇短篇靈異小說。聊齋志異,顧名思義,“聊齋”是蒲松齡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則指奇異的故事。小說中的題材十分廣泛,內容極其豐富。

《聊齋志異》中,看起來偏重講鬼、狐、仙、怪等奇異故事,其實都是人情世態,字裡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確,《聊齋》中有很多作品,都是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巧妙地諷刺了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與當時的時代特徵,表達了人渴求自由、不願被世俗看法以及制度所束縛的願望。

在名篇《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的父親遭奸人陷害,席方平的魂魄在入城隍廟為父申冤無果後,憤恨不平,無奈之下,認為冥王能為自己申冤的他只好進入冥府。不料,整個地府全被羊懼收買了,他們相互勾結,上下串通,對席方平威逼利誘,想使他屈服。然而席方平錚錚鐵骨,硬是不從,面對淫威毫不屈服,連對他用刑的鬼吏也肅然起敬。席方平面對的陰司地府,就是黑暗的封建社會的曲折寫照,而鬼吏、獄吏、城隍、閻羅王正是在現實社會中的剝削者、壓迫者的形象,他們在社會中充當的是殘酷壓榨下層勞動人民的角色,而席方平正式通過伸冤的方式對其抗爭。《席方平》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映,方平的申冤不僅僅是一般意義的申冤,而是一種正義與邪惡的較量,而這種反抗精神,恰恰是生活在封建社會裡的勞苦人民大眾所需要的,鼓勵著人們起來反抗剝削和壓迫,而故事的最後,席方平遇到了二郎神並向其伸冤並得以昭明,也體現了下層人民受壓迫無法反抗,只能期待更高層的解救,算得上是一種苦澀而又美好的期望。

同時在《聊齋志異》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塑造了很多女鬼的形象。這些女鬼大都在豆蔻之年死於非命,她們在蒲松齡筆下栩栩如生、富有才學、重情重義、多愁善感、天真善良、不願為世俗所羈,而這些,恰恰是那個時候的婦女在現實社會中所罕見的可貴的品質,當時風氣要求女子三從四德,而清朝對女性的壓迫也是達到了頂峰,更出現了為了迎合男子審美而自殘己身的纏足行為。作品中女鬼的形象,或者說這只是作者的一種幻想,因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這也更能說明了她們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寄託體。讓我情有獨鐘的是《聶小倩》,它寫出了聶小倩與寧采臣之間的真摯愛情。聶小倩在十八歲病死,被葬在破廟旁,被惡鬼逼迫去做害人的勾當。而寧采臣為人正直,不受金錢和美色的誘惑,最終他的品行感動了小倩。可以看到,寧采臣的這種品行,也是世間難能可貴的,作者最終給了他們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我想大概也是他對社會的一種希望和寄託吧。

電影《倩女幽魂》就是根據《聶小倩》而改編拍成的,但其實質沒有改編,即歌頌人間真愛以及反對封建壓迫。影片中寧采臣和聶小倩真心相愛,卻總是受到樹妖姥姥的阻礙,最後他們齊心戰勝樹妖,小倩也得以重生。其實,樹妖姥姥代表的就是封建階級的統治者,殘酷地壓迫、剝削著下層勞動民眾。而最終寧采臣和聶小倩用他們的真愛衝破一切阻撓,也鼓勵著人們勇敢地去反抗封建階級統治,真正獲得幸福。然而,在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自由只不過是空中樓閣抑或說是痴人說夢,所以《聶小倩》中所反映的也只是作者的一個美好的願望,作者將他的美好願望融入了《聶小倩》中,用這種虛擬中的美滿諷刺現實中的黑暗與腐敗。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這句話是《盜墓筆記》里的。《聊齋》也是如此。不難發現,《聊齋》表面寫鬼怪,實則以鬼怪影射現實中的人,揭露和諷刺社會的黑暗,而且這些人的內心往往更加可怕。《聊齋志異》作為一本說鬼道神的小說,能夠為世人所傳頌且經久不衰,與它的內涵息息相關。正是關注到人性以及社會,聊齋才能在廣大人群廣受歡迎,小孩愛聽它的鬼故事,大人則從中領悟道理。可以說,一本聊齋,說鬼道神,寫盡人心。

七年級讀後感:聊齋志異讀後感700字
聊齋志異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郭沫若曾對此書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有高見:“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於是我在眾多名家的“慫恿”下決定再次細品本書,初讀此書時,只覺作者具有獨特且豐富的想像,並沒太多印象,可再次嚼味卻有了些不同的看法。

書中近五百篇短篇小說,我記不得這么多,只記得有篇叫《僧術》的文章,印象尤深。文中的那個黃生懷才不遇的經歷,確實令人憤恨不平,難怪他的好友(和尚)要為他疏通關係。可按理說應該向人間有關方面去賄賂,可是和尚卻藉助法術,向冥中主考官去行賄,這好似不合常理?但結合作者這科舉上的過來人那“任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真令人憤氣填胸!”的激昂言詞,不難體會出主考官的貪贓枉法這惡劣行為,不知我所想是否恰當,但曾聞有人說黃生小家子氣,我不大認同,那豈不等於表明作者也熱衷於行賄,鼓勵人們走歪門邪道?此書既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這想法定當否決。

言不再多,只是再次玩味後才方覺此書談狐說鬼的手法,不只局限於作者的想像與眾不同,更多的是深深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反映了作者所處社會的腐敗與黑暗,作者用筆鞭撻著無惡不做的貪官污吏們,統而言之,此書熔鑄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認識,以及當時社會的醜陋面目。

“人人平等、和平、和諧、民主政治……”這些詞兒對我們來說十分普通,可在當時社會毋庸置疑這些完全都是奢念。我擁有一切作者願極力擁有的東西,我慶幸,可我支身在福中不知福,盼望得到更多更大的“肥肉”。作者用諸多筆墨寫下《狼三則》、《勞力道士》等文章,警戒世人不得貪婪,可如今貪官仍橫行於世,年年有因動用國資而被捕的新聞,看來《聊齋志異》不只限於被當時人們所閱讀反思,如今世人也應好好品讀一番。

如今,市場上風花雪月的書籍舉目皆是,可真正的好書卻無人問津,可悲,其實,在閒暇之時,讀些像《聊齋志異》一樣的書籍,既是知識上的豐富,也是精神上的食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讀聊齋志異有感500字的作文精選
聊齋志異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聊齋表面雖然是些妖魔鬼怪與書生仙士敵對與情感的故事,內在卻透露著封建王朝的黑暗面,如其中的《席方平》這一章,在人們看來,不過只是寫閻王、郡縣城隍受羊家賄賂,不問青紅皂白將席方平以及其父親加以酷刑,不允其再告貪贓枉法的官吏與羊家,最後二郎神給席方平平反,將羊家、郡縣城隍以及閻王加以重罰,使羊家財糧一日比一日少,席家財源不斷。

其實暗地裡透露著舊社會貪贓枉法的官員受賄、官官相護,置善者水火於不顧,對惡人萬般恭敬,這才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我非常佩服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勇氣,在那樣一個黑暗的社會,他的作品若被惡人讀出,隨時都會被揭發,收到官府的嚴刑審問,甚至還會影響到身家性命。同時,我們也要學習蒲松齡正直善良勇敢的精神,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正如李世民的《百字箴言》所說“交友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

在《聊齋志異》中,每個妖都有情有義。你若覺得我寫得有意思,也可以自己來看一看《聊齋志異》。

讀後感範文:讀聊齋志異有感800字
聊齋志異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一聽到《聊齋志異》這個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為聽說這本書里全都是關於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趙老師卻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作為我們五年級的必讀書目。沒辦法,當媽媽把這本書買回來的時候,我只好硬著頭皮,懷著恐懼的心理,翻開了這本書。

剛看第一個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離奇的故事情節,充滿童趣的語言給吸引住了。沒想到,越往後看越精彩,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那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故事情節卻蘊含著一個個意味深長的道理,讓我在閱讀的同時收穫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嶗山道士》這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嶗山的道士拜師學藝。剛開始,道士只讓王七乾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還是什麼也沒有教他,他就準備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懇求道士教他穿牆術,道士教會了他,並在他臨走之前囑咐:“回家後不要賣弄法術,否則就不靈了。”王七當時答應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別人炫耀,並給別人表演,結果法術果然不靈了,他的頭上被撞了一個大包,還遭到了別人的嘲諷。

我覺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學到了一種簡單的法術,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應別人的事情給忘到腦後。我真想對王七說,你雖然學會了一種法術,但是你不應該那么的驕傲自大,回家以後你應該先去刻苦地練習,即使你練習的已經很好了,也不要這么驕傲,不要急著去向別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話牢記在心,因為驕傲只會帶給你失敗。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也有驕傲自滿的時候。有一次,我數學考試得了一百分,而且全班就我一個考一百分的,我覺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己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點兒驕傲。結果第二次考試,我一看題真是太簡單了,所以根本就沒把這些題放在眼裡,拿起筆就馬馬虎虎地做了起來,做完後也沒有細緻、認真地檢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著一百分再來找我,結果,發下試卷後,我卻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試班卻里有30多個考一百分的。自從那次以後,我就明白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個道理。現在,我認真地看書,認真地寫作業,認真地練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絲的馬虎和驕傲。

這本書,雖然每個故事都很短小,卻都蘊含著深奧的大道理。這本書,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讓我在以後更加懂事,更加優秀,這本書,真是讓我收穫多多。

讀後感800字:讀《聊齋志異》所感
聊齋志異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讀後感800字:讀聊齋志異所感

郭沫若曾對此書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有高見:“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於是我在眾多名家的“慫恿”下決定再次細品本書,初讀此書時,只覺作者具有獨特且豐富的想像,並沒太多印象,可再次嚼味卻有了些不同的看法。書中近五百篇短篇小說,我記不得這么多,只記得有篇叫《僧術》的文章,印象尤深。文中的那個黃生懷才不遇的經歷,確實令人憤恨不平,難怪他的好友(和尚)要為他疏通關係。可按理說應該向人間有關方面去賄賂,可是和尚卻藉助法術,向冥中主考官去行賄,這好似不合常理?但結合作者這科舉上的過來人那“任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真令人憤氣填胸!”的激昂言詞,不難體會出主考官的貪贓枉法這惡劣行為,不知我所想是否恰當,但曾聞有人說黃生小家子氣,我不大認同,那豈不等於表明作者也熱衷於行賄,鼓勵人們走歪門邪道?此書既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這想法定當否決。言不再多,只是再次玩味後才方覺此書談狐說鬼的手法,不只局限於作者的想像與眾不同,更多的是深深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反映了作者所處社會的腐敗與黑暗,作者用筆鞭撻著無惡不做的貪官污吏們,統而言之,此書熔鑄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認識,以及當時社會的醜陋面目。“人人平等、和平、和諧、民主政治……”這些詞兒對我們來說十分普通,可在當時社會毋庸置疑這些完全都是奢念。我擁有一切作者願極力擁有的東西,我慶幸,可我支身在福中不知福,盼望得到更多更大的“肥肉”。作者用諸多筆墨寫下《狼三則》、《勞力道士》等文章,警戒世人不得貪婪,可如今貪官仍橫行於世,年年有因動用國資而被捕的新聞,看來《聊齋志異》不只限於被當時人們所閱讀反思,如今世人也應好好品讀一番。如今,市場上風花雪月的書籍舉目皆是,可真正的好書卻無人問津,可悲,其實,在閒暇之時,讀些像《聊齋志異》一樣的書籍,既是知識上的豐富,也是精神上的食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七年級讀後感:《聊齋志異》讀後感
聊齋志異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七年級讀後感:聊齋志異讀後感

郭沫若曾對此書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有高見:“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於是我在眾多名家的“慫恿”下決定再次細品本書,初讀此書時,只覺作者具有獨特且豐富的想像,並沒太多印象,可再次嚼味卻有了些不同的看法。書中近五百篇短篇小說,我記不得這么多,只記得有篇叫《僧術》的文章,印象尤深。文中的那個黃生懷才不遇的經歷,確實令人憤恨不平,難怪他的好友(和尚)要為他疏通關係。可按理說應該向人間有關方面去賄賂,可是和尚卻藉助法術,向冥中主考官去行賄,這好似不合常理?但結合作者這科舉上的過來人那“任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真令人憤氣填胸!”的激昂言詞,不難體會出主考官的貪贓枉法這惡劣行為,不知我所想是否恰當,但曾聞有人說黃生小家子氣,我不大認同,那豈不等於表明作者也熱衷於行賄,鼓勵人們走歪門邪道?此書既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這想法定當否決。言不再多,只是再次玩味後才方覺此書談狐說鬼的手法,不只局限於作者的想像與眾不同,更多的是深深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反映了作者所處社會的腐敗與黑暗,作者用筆鞭撻著無惡不做的貪官污吏們,統而言之,此書熔鑄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認識,以及當時社會的醜陋面目。“人人平等、和平、和諧、民主政治……”這些詞兒對我們來說十分普通,可在當時社會毋庸置疑這些完全都是奢念。我擁有一切作者願極力擁有的東西,我慶幸,可我支身在福中不知福,盼望得到更多更大的“肥肉”。作者用諸多筆墨寫下《狼三則》、《勞力道士》等文章,警戒世人不得貪婪,可如今貪官仍橫行於世,年年有因動用國資而被捕的新聞,看來《聊齋志異》不只限於被當時人們所閱讀反思,如今世人也應好好品讀一番。如今,市場上風花雪月的書籍舉目皆是,可真正的好書卻無人問津,可悲,其實,在閒暇之時,讀些像《聊齋志異》一樣的書籍,既是知識上的豐富,也是精神上的食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讀後感範文1000字:聊齋志異讀後的感想
聊齋志異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我國十大名著,部部精彩非凡,流傳百年,每一本書都在作者濃重的筆墨下綻放著絢麗的光彩,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而《聊齋志異》卻與眾不同,別有一番情趣。

初讀此書時,我感到納悶,為什麼這本書取名為《聊齋志異》,莫非另有其因?一看前言,便恍然大浯,“聊齋”乃作者蒲松齡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之意,“異”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內容廣泛,以狐、妖、仙、鬼,來概括當時封建社會的複雜關係,表現了我國17世紀的社會面貌和風氣。

在《聊齋志異》整本書中中,我對《聶小倩》一文情有獨鍾。野魂聶小倩進入書生寧采臣所借宿的寺廟去誘惑他。誰知,寧采臣剛正不阿,不受鬼魅之誘,不昧不義之財,義不容辭拒絕了聶小倩的東西和提議。寧采臣雖為一位平凡的趕考書生,卻是世間少有的正人君子,並非貪婪好色之徒。那時腐敗、混亂的世代當中,如此耿直的人已市極其少有,更別說是兩袖清風的官員了,簡直是屈指可數。現在,大公無私的清官比比皆是,但是,貪官污吏也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為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我們新一代就應該好好監督自己,向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長大以後不要隨意收他人的賄賂。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職位,也要做到“清廉”二字。文中的妖怪可惡至極,利用聶小倩引誘他人,助於自己練功,這一招“借刀殺人”害了不少無辜男人。怪字妖怪心狠手辣,更怪那些被害之人色、財兩迷心竅。

這一個故事給我的啟發很大,它告訴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一個人不可以有貪得無厭的欲望、野心和習慣,不可貪戀美色。做一個大公無私,清廉公正,擁有耿直之心的人。

初一的讀後感範文:讀聊齋志異有感200字
聊齋志異讀後感(8) | 返回目錄

你相信世上有鬼嗎?不相信?我就相信。我告訴你啊,第一,左手食指有黑痣的人;第二,頭髮枯黃無光澤的人;第三,家裡木梳超過4把的人;第四,凌晨2點47分洗臉的人;第五,凌晨1點44分出生的人;第六,額頭髮青的人;第七,在家中衛生間的鏡子裡可以直接看到窗戶的人;第八,在5月14日打破碗的人。以上幾種人呢,可以看見鬼。自己好好檢查一下吧,嘿嘿!好了好了,閒話少說,總之,你看了《聊齋志異》就知道了。其中,我最喜歡的兩個故事是《畫皮》和《花姑子》,兩相比較,《畫皮》更恐怖一些,而《花姑子》有靈異之風。《畫皮》講的是一個鬼,它取人之皮披在自己身上冒充人,因而奪取了顧生的心臟,顧生的妻子陳氏幸好得到了一個乞丐的幫助,救活了顧生。而《花姑子》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安生(安幼輿)與美麗的獐子精花姑子之間的傳奇故事,我也就不多說了。 其實,《聊齋》表面上在講鬼、狐一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時期的中後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幾個?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們未必都會去思考這些社會問題。作者大膽地揭開了所謂“盛世”下的“爛疤”替那些飽受迫害的下層人民提出控訴!在這裡,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最後,還是以作者的一首詩為結尾吧: 姑妄言之故聽之, 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 愛聽秋墳鬼唱詩!

關於聊齋志異的讀後感1500字
聊齋志異讀後感(9) | 返回目錄

《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多數小說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願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蒲松齡在《聊齋自志》中說:“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在這部小說集中,作者是寄託了他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深沉的孤憤的。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聊齋志異》奇異有趣的故事,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而應該深入地去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悅,以及產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容。由於《聊齋志異》是一部經歷了漫長時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說集,故事來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認識前後有發展變化,加上作者世界觀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書的思想內容良莠不齊,比較複雜。但從總體看來,優秀之作占半數以上,主要傾向是進步的,真實地揭示了現實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願望和要求。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假、惡、醜,是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總的藝術追求,也是這部短篇小說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書中的作品情節離奇曲折,但又簡潔,幻化形象刻劃得獨具特色。雖為文言,但凝練之外又極形象傳神,富有表現力,而且語言利落直觀明了。三百年來,《聊齋》故事在民間廣為傳播歷久不衰,先後被譯成十幾種文字,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珍品,這部短篇小說集在他創作之初便有人傳抄,成書之後流傳更加廣泛。十九世紀中葉傳播到國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個語種的譯本。《聊齋志異》在敘述、描寫人和各種靈異之物的交往時,往往按照同類相應、同氣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節。同類相應、同氣相求是一種古老的觀念,指的是同類事物能夠彼此趨近,產生感應,實現生命層面的溝通。《聊齋志異》的許多就是以同類相應、同氣相求為契機而發生、延展的故事。

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據說作者蒲松齡在寫這部《聊齋志異》時,專門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請喝茶的人給他講故事,講過後可不付茶錢.聽完之後再作修改寫到書裡面去。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有傳奇、志怪、軼事等,諸體兼備,為中國文言小說集大成之作。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魔、花、妖,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書中寫的是一個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對如漆墨黑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又有對懷才不遇、仕途難攀的不平;既有對貪宮污吏狼狽為奸的鞭笞,又有對勇於反抗,敢於復仇的平民的稱讚;而數量最多、質量上乘、寫得最美最動人的是那些人與狐妖、人與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純真愛情的篇章。

“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所謂“聊”就是在交談,話說蒲松齡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設一茶棚,凡是進來的人是不收銀子的,捧上一壺茶坐下來和客人閒談,他就專門問一些奇聞異事,蒲松齡的“聊齋”變由此而生。然後,蒲松齡就把聽來的這些事情經過自己的加工潤色後記錄下來。“志”變產生了(記錄)。“異”當然就是旨在說明自己所記錄的事情都是奇聞異事。“聊齋志異”變由此而生。

更多文章
《聊齋志異》的讀後感範文
關於聊齋志異的讀後感1500字
聊齋志異讀後感2000字
《聊齋志異》讀後感3篇
高三暑假讀後感1500字:聊齋志異讀後感
高中寒假的讀後感:讀《聊齋志異》所感
國中生讀後感作文:《聊齋志異》之《田七郎》讀後感
寫初二暑假讀後感作文精選:讀《聊齋志異》有感
八年級讀後感:讀《聊齋志異》後的感想
初一年級讀後感:《聊齋志異》讀後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