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

《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一】

一個故事,一個有關一個殘疾人的故事。他年紀輕輕就落得殘疾,他不能和常人一樣在操場在歡笑的跑來跑去,陪他只是他不得不帶著的輪椅。他喪失了很多常人的快樂,但他還是很堅強。母親的激勵,自我的感慨,雖說也有惆悵的時候,但一次次的停過。他叫史鐵生。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為“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著,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著,無論上天注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著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母親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面對她那個被命運嚇怕的兒子,她不曾放棄過。每天的鼓勵與支持。她無時不期待她的兒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擔著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無私的母愛,一點點打動自己那心已冰涼的兒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終於她的兒子明白了,她的兒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兒子一個人的苦思。他的兒子一次次的希望時間可以重來,但逝去的不在回頭,看著地壇從開花到落葉,從抽芽到朽去。沒有了母親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單的一個人。

看著大雪覆蓋著熟悉的地壇,也許只能感到那種無能為力。時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後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後天后悔。無奈的搖搖頭,只能但看這白雪皚皚的地壇。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這不變的風景,人生好像一場夢。快醒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錯下去。每個人如同過客,指不準哪一天自己就到頭了,也許你會感嘆自己還有好多事沒有做,也許你還會不捨這塵世。但有誰可以去改變,超脫輪迴。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裡,給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或許更好。

人生總逃不過無奈,歲月飛逝,孩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面臨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無謂的哀號,永不如無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因為無言的背後,有一個人世的無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沒有人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

鐵生早老了,身體的病痛一次次打擊著他,但,在他眼前,落日的黃昏,永恆與變遷的對比,使愛情更無常了些。夕陽下攜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經有過多少的日日夜夜,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但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無奈,友誼無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離去。而其中總有些味兒,奈人尋覓,或許是甜的,或許是苦的。

看不透,看不清,那些是過眼還是雲煙。不懂,不清,那些是哭還是樂。塵世有太多的的不確定,也許不是可以說的出的。心有話,到了嘴邊也許不再是那個味了。

死亡,總會來,它難已預料。命運,總神秘,它讓人心酸。

夕陽還在照在那習慣了的地壇,一輛輪椅遠去了,也許它不會再來了,也許它不會再出現在這習慣他的地壇,但他的文章已經永遠留在這裡。

記住,曾經有個地方,叫地壇。記住,曾經有個人,就史鐵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二】

在一個陰天。吃過午飯,雖然沒什麼可做的,可因為種種原因,心情糟糕。我隨意點開讀書網瀏覽,找找可以閱讀的書。選來選去,《我與地壇》這個似乎在哪兒見過的書名吸引了我。點開網頁,看了目錄,字數並不多,便開始閱讀。

作者是位雙腿高位截癱的漢子,他每天搖著輪椅去地壇轉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壇的時間都不固定,去了之後呆的時間也不固定。呆到自己想回去了才回去。

作者去地壇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他年紀輕輕就失去了雙腿,他抱怨命運的不公,他厭倦生活,他不知道今後自己還能幹些什麼,他甚至想到了死。地壇公園就在他家不遠處,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現在獨自去了。安靜的地壇公園成了他噩噩然混時間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經心看著公園裡的一切,變為細細觀察公園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細細欣賞匆匆過往的行人,他終於給疲憊脆弱的心靈找到了一個歸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漸漸地冷靜了下來。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惱無所作為。他大膽地開啟了一個夢,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每天的所思所想,他要當作家。看慣了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開始思考這背後不平常的東西,他甚至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母親的突然去世,似一記悶棒,讓他幡然醒悟,母親對他的愛多么深厚。他在母親去世之後,才開始回想那個從不打攪自己只是默默地關注自己的母親。他後悔沒有在母親尋找他時叫一聲母親,他憎恨自己還假裝沒有看見母親。他常常藏在叢林中,任憑母親一遍遍地尋找。地壇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車輪的印跡,就有作者母親深情的尋覓。可一切都來不及了,無論作者有多懊惱,有多後悔,他再也沒有機會糾正自己的不是了。他給自己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這是一篇長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開始閱讀,便不願放下。作者敞開的至真至純的心靈,讓人仿佛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忘記了煩惱。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認為,母親因為在人世過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了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雙腿,還身患重病,他也覺得上帝是公平的,因為每天能來到地壇公園閒坐,是他的福祉。這要何等的胸懷,才有如此寬厚的認識啊。

作者還說,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么?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么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作者常夢想著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么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說)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為,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條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認為,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終於肯坦然接受自己苦難的生命,淡定地書寫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靈魂的強大。我感謝他在我今天心情極不好的日子,給了我啟示。我要像作者一樣,樂於接受生命給予的一切。歡樂、勞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他們都有所呈現,我們的生命才不會是一潭死水,才會激盪起美麗的漩渦。

活著,好好地活著,無論現實的你是什麼樣的狀況。

《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三】

史鐵生的文字,很安靜,很沉寂,很蕭瑟,卻也很坦然。一切塵埃落定,他的筆下,記錄著春夏秋冬,記錄著變或不變,記錄著時光,記錄著人世間的愛與奉獻;在古老而沉靜的地壇,感官被戲劇的放大著,一切的悲或喜都像在放大鏡下被他詳細咀嚼,也正是在這種狀態下,他才可以擺脫世界的目光,擺脫塵世的束縛,只有自己,思考著to be or not to be。

關於人生 ——“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完美可以在巔峰時帶來幸福感,缺陷卻可以在低谷時帶來坦然。相信地壇也有玉砌雕闌、門可羅雀的時候吧,那門壁上炫耀的朱紅,那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磁鐵般吸引著世人的目光還有那眼底充斥的嚮往,無不是它傲視周圍的資本。可是當浮華褪去,時代更迭,當欽羨的目光統統散去,它會慶幸,坍圮所帶來的坦然,自己用年華沉澱下來的那份古樸與率直,正如大地般,源源不斷的向它輸送著一份踏實。

地壇如此,人亦如此。

人只有在真正失去後才會思考什麼叫擁有,只有在不幸過後,才能正視什麼是挫折。 他真的很幸運。在這嘈雜的世界上,還有一塊聖潔的處女地供他棲息徜徉,審視自己的生活,直面人生的苦難,尋找活著的意義。讓他有機會看到時光,看清自己的身影。

關於母愛 ——“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母親的愛是堅韌而無聲的。 母愛韌如絲,她需要加倍的承受兒子的不幸,還要承受因“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所帶來的恐懼; 母愛潤如水,於無聲中恰如其分的滋潤著兒子心田每一隙乾涸、脆弱而敏感的角落。 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照顧著兒子的起居,揣測著兒子的想法,理解著兒子的倔強與敏感,母親從未給兒子帶來多少麻煩或不快。因為母親的默默承受所帶來的舒適感,甚至讓兒子忽略了母親的心情,仿佛不存在般,直到多年以後,母親已然離去,這個遲遲沒有參透人生的“少年”,終於聽見了母親的埋藏多年的呼喚,同時,也看到了天邊那一道暖意的曙光。 有過車轍的地方,也有母親“茫然又急迫”的腳印。愛如空氣,而母親永遠只是遠遠的看著,看著……

關於角色 ——“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又有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一句話,已道明一切。 休論公道,不是說不公道,而是說在上帝的角度,每個人的價值是一樣的,綠葉舉出紅花,醜女造就美人,眾生度化佛祖。找到合適自己的角色,站對了人生舞台,為夢想奮鬥過,哪怕是永遠的平平碌碌,永遠的默默無聞,依舊是高尚而值得敬佩的。 紅花固然絢爛,但是一片綠葉,又何不是為世界增添了一份陰涼呢? 史鐵生終究是幸運的。上帝很公平,在讓他失去了身體的支撐點後,賜給他一座園子,一個精神上的棲息地、心靈上的避難所。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永恆與變遷的對比,使人世更無常了些。

夕陽下攜手同行的戀人,不知道曾經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可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有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處山窪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四】

史鐵生推著輪椅緩緩地進了園子。他想尋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脫。一個返鄉的知青、一個失業的大齡青年,一個多愁善感的大腦,再加上一個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機活著的現實,史鐵生的命運真是多舛!母親悄悄地跟進了園子,落日的餘輝把她慌慌張張的影子拉得悠長,滿臉的焦灼終於在看到兒子的一剎那散去。她就這么怔怔地盯著兒子倔強的背影,又怕他驀地轉身發現自己,便遠遠地守著、藏著。地壇的風翻動著安詳的落葉,輪椅的車輪軋過青青草坪,母親瘦削的腳印散落在地壇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親,一個雕塑般的兒子,共同凝成了一個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這樣看似平靜地過去了。這便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難以釋懷的景象。

所有的無奈和悲愴都源自一個現實:兒子在二十歲這個“最狂妄”的年紀突然截癱了。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和事業的人,卻先迎來了殘疾。天塌了!他成了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當時的史鐵生想到了死。殊不知,兒子所有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樣的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一個痛苦、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對著一天天長大、卻更加孤僻內向的兒子,已經身患絕症的母親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這一切,兒子在母親去世後才逐漸體會。

每次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總是神情肅穆,喉嚨里有個莫名的東西在來回嘀咕,胸口憋悶之極,眼淚就潸然而下,父親的樣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父親在我“最狂妄的年紀”上猝然離世。那時,二十三歲的我剛剛走出村子獨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拚。花花綠綠的高樓大廈在帶給我新奇的同時,也挑動起了一顆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騎著一把破舊而快樂的腳踏車把夢想灑遍整個城市。然而,幾乎一夜之間,父親沒了,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個巨大的東西被猛然抽走了。我不忍回憶20xx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父親想對我說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經不容許他多說一個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後一瞥留給了母親、姐姐和我。之後,他的瞳孔便逐漸放空,一雙飽經滄桑的淚眼掙扎著,卻終於不聽使喚地閉上了,永遠地閉上了。父親的靈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時刻升起、飄走,留下了全家無盡的遺憾、對未來的恐懼和對他永遠的不捨。

那些年,我因過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責和子欲侍而親不待所帶來的無邊痛悔,幾乎帶走了我所有的眼淚和對未來的希望。每天下午,我總是搖搖晃晃地騎車到二環邊上,找個沒人的角落,坐著、站著,又坐下…… 這個世界熙熙攘攘,卻沒有了我的父親!在輾轉反側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父親那白髮蒼蒼的臉龐總是似有若無地出現,然後淡去,終於無形。史鐵生寫到:“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呀,迷迷糊糊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難道我的父親也是由於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偉大的父母一樣,有著低調的自信,堅忍的意志和對兒女毫不張揚的愛。在鄉下幹了一輩子民辦教師的他,自幼喪父,節衣縮食,養家餬口,數十年風雨交加,有幾次瀕臨餓死的邊緣。如果上帝賦予眾生均等的苦難,我想他早就應該苦盡甘來、頤養天年了。他勤勞善良一生,卻不想會以這樣一個殘酷的方式來結束人世的苦難。

為了父親,我發誓要活出個人樣來。這種念頭從八年前出現到現在依然清晰可見。誠如史鐵生所言,“兒子想使母親驕傲,這心情畢竟太真實了”。我開始全面審視自己的過去和將來,對自己的不滿與日俱增,逐漸進入一個狂躁奮鬥的時期。我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來“使父親驕傲”,只是頻繁地更換專業、不止一次地謀劃變動工作。我無法確定現在自己慌慌張張所撞開的這條路是不是父親所希望我走的那條路?那條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是衣錦還鄉的榮貴,還是家財萬貫的顯赫,抑或是內心的豁達、堅強以及與人為善的真誠?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也可以讓一切回歸本真。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在母親去世多年之後,終於明白:“我用紙筆在報刊上所撞開的那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年年月月我都到這園子裡來,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盤點自己的人生經歷,突然發現,自己八年來的奮鬥,在“使父親驕傲”這個外衣的包裹之下,並沒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夠讓父親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積極姿態,和逐漸形成的堅韌、寬厚、真誠和豁達。讀完書,我掩卷長思,我想那些所謂的名、所謂的利,就像地壇上空那鴿子的哨聲、冗長的蟬歌和空曠的啄木鳥聲一樣,早就應該在時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了……

於是,我再一次想到了地壇。地壇的風輕輕拂過四季,輪椅上倔強羞澀的少年在內心的安寧中變得堅強無比;一位失去了父親的兒子在悲憤的奔波中逐漸長大。古殿檐頭的風鈴搖個不停,可是那些受盡苦難、大愛無疆的父親母親們卻永遠地走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1500字【五】

“最後的練習是沿懸崖行走,夢裡我聽見,靈魂像一隻飛虻在窗戶那兒嗡嗡作響,在顫動的陽光裡邊舞邊唱,眺望就是回想。”似是於恍惚之間,白日唯唯諾諾地隱去,夜色張牙舞爪著降臨。此時,夜黑暗得無比蒼涼。二十一歲便癱瘓在輪椅之上,這樣的史鐵生也許不幸,但幸好,他還有地壇。這一生,便有了寄託之所。

那是第一次,一個孤獨的靈魂與一個孤獨的荒園碰撞。史鐵生先生,二十一歲那年進了醫院,沒有死卻再也不能站立行走,對未來充滿恐懼又懷著希望。地壇,一段孤寂的歷史,歷經四百多年的風霜,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被剝蝕,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已經褪淡,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這兩者的相遇似乎有些宿命的味道:地壇似乎是專為史鐵生而設,為他歷經了這四百年的孤獨,為這樣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準備好了這一切。讓史鐵生能在其中或呆坐,或呆想,可以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這么一個長滿荒草的廢殿頹檐,仿佛一隻溫柔的大手,從先生的痛楚之處輕輕繞過,細細觸摸,滋潤平每一條皺褶,而後帶來了澄明的希望。這地壇里又最純澈的自然之景,有相依相偎的夫妻二人,有熱愛唱歌的小伙子,有漂亮卻弱智的女孩和守護著她的哥哥。當一份孤獨與另一份孤獨相逢,兩份孤獨的相依相偎,讓結果卻變得溫暖起來。可是究竟是什麼讓地壇有了如此力量,將一個二十一歲高位截癱的小伙子哺育成了一代大家?

然後,先生寫道“我想那就不必去地壇中尋找安靜,莫如在安靜中尋找地壇。”——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先生所說的“我與地壇”絕非那樣一個荒蕪破落的古建築群,或者說絕不僅僅是那樣。地壇,該是先生心中的地壇。史鐵生參悟了地壇上的每一寸景物,以輪椅上的坐姿,諦聽亘古不變的古柏訴說生命之渺小,苦痛之微不足道;仰望盤醒的燕蝶,訴說生命的奇妙。凝視殘垣斷瓦,看它們展示歷史的風塵與博大。從它們這幼小卻偉大而神性的景物中,先生有所明悟,構造出自己心中的地壇,豁然開朗。當人的心胸如地壇般寬闊,所有的痛苦一定無處遁形。

萬幸,他還有母親,有著世上最博大的關懷和愛。

一個長到二十一歲忽然癱瘓的兒子——她惟一的兒子,這樣的母親注定是最艱難的母親,可這樣的絕境恰恰練就了最剛強的母親。為了治好兒子殘疾的腿,她四處奔波,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弄來些稀奇古怪的藥。吃洗喝敷熏灸,她虔誠地抱著希望“再試一次”“又是再試一次”。為了給兒子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她跑遍各處機關,陪進笑顏,卑躬屈膝,還有顧及和忍受兒子不定時的歇斯底里。她最擔心的該是兒子的心理狀態,當兒子不在家時,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安,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當兒子逾期未歸時,她又怎樣焦躁地找尋著,正應了那一句“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母親的腳印”。她若知兒子為了她那句“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有多勇敢,多頑強,也一定會萬分欣慰吧。

至少,先生還有夢想,有矢志不移的信仰。他寫道:“憑心神去追回被冷淡的夢想,風吹雨灑,會看見天堂尚遠,而夢想未變”。

不錯的,天堂尚遠,而夢想未變。於是,他開始堅持,開始沉澱,於是,他振作精神,執起筆來撞開一條生路——一條救贖之路。愈沉澱,愈是清明澄澈,仿佛原本急不可耐的生命是一杯混入了泥沙的水,可只要將其靜置,泥石沙碩便會一點一點地沉入杯底,最終得到的是上層一塵不染的清水心境。這時的史鐵生,已能用坐在輪椅中這更低的姿態去觀賞地壇內外平凡卻偉大的人,以一個生活智者的身份傳遞著一劑又一劑生活的良藥。在這大千世界前,先生始終微笑著。

“誰說我沒有死過?出生以前,太陽,已無數次起落,悠久的時光又被悠久的虛蕪所吞沒,又以我生命的名義,捲土重來。”我們一定都曾迷惘而不知所措,踽踽自由地夜行,那便去吧。去嚮往的地方,去光明的地方。因為萬幸還有寄託、愛與夢想。那便去一切心魂由衷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