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與地壇有感600字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一篇散文,表露出了對自己人生思考的哲理,是一篇文學價值很高的文章,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讀《我與地壇》有感》。

《我與地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史鐵生,為我們講述了作者在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之後,在地壇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與感悟。

20歲,人一生當中最狂妄的年紀,史鐵生卻在這時永久的失去了雙腿,一生被禁錮在了輪椅之上。“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裡。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椅到這來。”地壇,成為了史鐵生思考生命和消磨時間的地方。地壇,也與史鐵生拴在了一起。沒有史鐵生的地壇是不完整的地壇,沒有地壇的史鐵生也不是如今的我們熟知的史鐵生。

十五年間,地壇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史鐵生的輪椅壓過的痕跡,他也看到了地壇的人與事。一對白頭偕老的夫婦,作者在文中寫道,十五年來這對夫婦和他是一直堅持到地壇來的人。妻子總是依偎在丈夫身上,兩人之間平平淡淡,或許史鐵生的理想就是這樣的平淡的生活吧。史鐵生還寫了一個在地壇的老頭,一個真正的飲者,一壺酒或許就是他的一切,一個人獨自在地壇之中散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還有一個熱愛唱歌的小伙子,史鐵生在一旁寫作,小伙子就在另一邊唱歌。雖然有時會出現差錯,但嗓音也是不錯的。地壇和地壇的人帶給了史鐵生在人生低谷的一絲慰籍。

史鐵生的母親,是一位可以理解兒子的母親,也是一位稱職的母親。當史鐵生在地壇待了一個下午時,他的母親也就擔心了一個下午。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天地之間最感人的。地壇,不僅僅是一個地方,不僅僅是史鐵生散心的地方,它同時也是史鐵生母親對史鐵生愛的體現。究竟有多少個黃昏,史母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觀察著史鐵生的一舉一動。究竟有多少次為了尋找兒子而滿頭汗水。史母生前,史鐵生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愛,但在史母逝世之後,史鐵生明白了母親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地壇,它也同樣是寄託著史鐵生對母親那份沒有表達出的愛和對母親的深深地愧疚之情。樹欲止而風不待,子欲養而親不在。地壇,它同樣見證了史鐵生與母親之間那段苦澀的親情。

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史鐵生第一次遇見那個小女孩。一次意外得知,那個小女孩竟然是一個弱智的孩子,上蒼美麗贈與了她,為何又要給予她弱智呢?史鐵生在此頓悟了,沒有了醜陋,那么美麗又有何用呢?生活本就是苦難與美好並存的,有美好就勢必會出現苦難,有苦難美好也就在不遠處。不需要一直糾結於一時的苦難,相信明天,希望就在前方。

地壇,對於史鐵生來說,是自己散心的場所,是自己思考生命的一個地方,也是對母親思念與愧疚的寄託,同時也是他人生的一處新起點。史鐵生與地壇,早已不可分割。

公眾號:甘泉語文棲息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