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法律稻草人》有感:對法律的重新理解

編者按:《法律稻草人》一書是清華大學法學院張建偉教授創作的小書,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讀完此書後的理解吧!

近日,拜讀了清華大學法學院張建偉教授的《法律稻草人》(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這是由張建偉教授撰寫的一部50餘篇小短文的文集。比起長篇大論我更喜歡閱讀短文,更喜歡在較短的文章中抓住重點,因此深深愛上了這本以隨筆的形式展開的小書。

這本小書主要講述的是我國目前的法治狀況,正是法律稻草人社會的狀態,自己制定法律又自己去破壞它的這樣一種怪現象。全文從司法公信力缺失的法律現象到中國的法律教育、法律學術的反思,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法制意識的培養不應僅僅停留在法學教育上,在立法時應有廣大人民的廣泛參與,執法者應嚴格按照執法的程式辦事。民眾的維權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法治應該關注的重點,司法如果沒有了權威,人民民眾沒有了基本的法律維權意識,法律就會成為一具稻草人。基於此,我不得不對我國目前的法治現狀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整本小書一共分為八卷,其中前四卷是冷篇,而後四篇是熱篇。張建偉教授從現實的法律狀況出發將法律比喻為稻草人極為恰當,也正因此將包括我在內的讀者深深引入其中。他在書中提及:“近年來常常想起稻草人,不是愛起春種秋收的老圃生涯,也不是賦歸去來辭的心情驅使,而是閒極生異想,覺得在不尊重法律的社會,法律只能嚇鳥,不正像個稻草人。”這個鮮活的比喻正切中了現實的要害。關於民眾對於法律的無知,他向魯迅先生一樣大聲疾呼“現代法治的精神在於自由,期望有現代法治,須先有現代意識的人。當一般民眾睡眼朦朧,不知現代法治的真諦以及與申韓式的區別,指望法治能夠實現於朝夕之間,指望自由能苟全於強權之下,無異於痴人說夢”。

記憶猶新的是在卷一中教授站在壞人的立場,分別列舉了黃二郎和夏洛克的例子,用以說明壞人說出的話,並非全無道理,要分辨出壞人說的話,哪些有理,哪些無理,要祛除偏見的道理。如對於黃二郎的話需要有足夠好的辨別力,對於夏洛克的話要有一定的文明素養。對待壞人說的話,不套用偏見的樹葉遮擋了是非判斷,應當耐心、細心地傾聽和分析,不應讓沸騰的蠢血攪亂了理性,這是司法者的客觀義務。“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身為一名法律人始終應秉承的理念,切不可讓主觀判斷蒙蔽了自己發現真相的雙眼。卷一中更別具一格的是作者站在竇娥的角度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對於部分學者稱竇娥不冤的觀點進行了評價。此外,教授還提到中西“釘子戶”最大的不同在於雙方的豪言壯語不同,正是雙方不同的豪言壯語凸顯出中西法治差異之所在。德國磨坊主的豪語為:你敢拆我的磨坊,我到法院告你!而中國拆遷戶的宣言則為:你敢拆我的房子,我用煤氣罐炸你!這樣精闢的總結一語道破中西法治的巨大差異。另外文中描述的基督山伯爵的復仇方式也即復仇靠的是智力頭腦而不是白痴式的武力比拼進一步說明了中西法治文明的區別。兩個簡單的例子均從各自國民基本的維權意識反映出各國法治文明存在的巨大差異,也從側面暴露出我國法治的不足之處。

在本書中教授提到目前我國法治存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司法公信力的缺失。作者指出司法權威,如果沒有社會的尊重與信賴托住,就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塔,置於風中的蠟燭。司法權威的確立靠的是一起起、一樁樁的案件,整個過程是緩慢的,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張建偉教授在卷二部分從“街頭看法治、劇場裡的微觀法治”以及法律世界裡的“說不準學”充分揭示了我國現實中並不可觀的法治狀態。法治要有可預見性,法律本身就要有透明度,任何人均可運用。在法治初創時期,“刻板”地執法和司法還沒有成為政府部門和司法人員的習慣,執法和司法有不少模糊空間,這正是法律得不到廣泛信賴以及司法失去威信的原因。所以作者大聲疾呼:我們需要給法律一點敬意,需要從遵法教育過渡到啟發民智。由此進一步說明培養民眾維權意識以及樹立司法權威的重要性。

分析現實存在的一些社會現象也是發現目前司法中存在的問題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在第三卷中作者重點指出司法人員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拋出“藐視法庭罪該給誰設”這個問題,明確表明:法官要治別人以藐視法庭罪,自己先要尊重法庭。“藐視法庭罪”應當先為法官而設也,證人不願出庭的真正癥結在於其社會責任意識的缺失,《西遊記》的世界不免會挫傷方舟子之類打假者的熱情和良知,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的存在,“冷血者的存在”正恰到好處證實了目前我國法治不健全之所在。

優秀的法律人才是建立法治國家的必備要素,培養法律人才需要良好的學術氛圍,目前法律學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之後法治問題的出現埋下了隱患。作者指出法學院係數量短期內暴增,然而法學院系的數量似乎與教學質量、學術水平成反比。而且現在國人“愛上學不愛讀書”正是應試教育以及幾乎無淘汰的考試方法導致的。考試作弊現象的存在,面對嚴重的誠信危機,單靠小小聽證會恐怕難以解決。沒有良好的學術氛圍,法治更難以得“良法”以治之。

從第五卷開始就進入到了本書的熱集部分,這一卷是我受益匪淺的一卷。在這一部分中作者提到了幾本讀過的好書,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法律人,你為什麼不爭氣》。該書由台灣陳長文、羅志強合著,作者立足於台灣地區的司法現實,對法律人的醜陋面有著鞭辟入裡的分析和判斷,解答了為什麼法律人占據了政治要津卻辜負民眾期望的原因,以及律師、檢察官、法官的現狀,提出劣質司法人員應有淘汰機制的訴求。身為一位法律人這本書確實十分受用。此外,張建偉教授還利用“白馬非馬”以及“形式主義的謬誤”等哲學思維論證了當前法律存在的問題,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剖析了“法學之殤”之所在。

作者在書中所提到辦好法治,“專業意識”固然重要但是“普通判斷力”依然不能冷落,另闢蹊徑的角度令人耳目一新。法律外行人參與司法,可以使民眾以普通判斷力幫助法律專業人士,從而獲得更為可靠的結果,它有助於彌補法官與日益複雜的社會脫節造成的不足,如英國實行的陪審團制度,就體現了對普通判斷力的推崇。司法考試的綜合症在作者筆下表現得淋漓盡致。並且從檢察服的“顏色革命”以及檢察官的風度如何養成等方面剖析了檢察官制度,自此我對檢察官制度又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