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後感100字共五篇

篇一

XX年在內蒙古旅遊途中偶得《狼圖騰》一書,本想慢慢閱讀,結果是欲罷不能,一口氣把它看完了。書中漢民對草原的無知和生物鏈的破壞令人揪心。狼群的驕傲,團結,犧牲,謀略,忍耐令我敬佩。難怪當年熟悉狼性的蒙古人,僅需5萬鐵騎就橫掃了歐亞大陸,建立了地球史上最大的蒙古帝國。

XX年就聽說《狼圖騰》要搬上大螢幕,我也開始了漫長的期待,在幾乎遺忘的時候,終於傳來影片即將上畫的訊息,第一時間購票走進科學中心的imax大劇場,感受了一遍電影版《狼圖騰》帶給我的心靈衝擊。

篇二

轉念冷靜,敬畏的看著小狼,明白這才是草原真正的狼,這才是狼性,這樣的狼才能在草原生活下去。理解了狼性,我們就會明白為成吉思汗的鐵蹄能夠掃蕩千軍萬馬橫跨亞歐大陸的輝煌歷史,就會明白草原人民敬畏的把狼 當作圖騰的深深敬仰之意。

之所以喜歡這部影片,不僅在於影片內容的豐滿,對狼的形象的成功塑造,更在於這樣一部影片令人深思。在商業化的現代社會,難以找到像《狼圖騰》這樣有價值的影片,它既貫注了人的生命燃燒,情感表達,更是自 然而然地引人反思,人類與自然界與動物的相處方式。在生態環境正面臨嚴峻形勢的當下,這樣的影片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

篇三

這個影片還教給我們要對未來充滿勇氣與信心,保持旺盛的前進動力。

為什麼幾千年過去了只有草原狼活了下來?是必勝的勇氣,是戰鬥的決心。有了勇氣還要有像狼一樣的血性。只有不斷的迎接挑戰,戰勝挑戰。我們才能 進步。

篇四

以前我對狼沒有什麼了解,有的只是害怕,覺得它們是最殘暴的動物,可是現在,我對狼有的是崇敬。

影片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從一開始的草原狼與牧民的和平相處,到後來的反目成仇,最後,竟然獵殺了草原狼。其實,草原狼在草原上也是生物鏈的一部分,生物鏈中缺少了哪一個都不會再平衡。

篇五

這部由奧斯卡獎獲得者,來自法國的讓——雅克·阿諾擔任導演的巨作從立項到上映,耗時接近XX年,耗資7億,其中大部分的時間和資源投在了這部電影的主角 “狼”身上。

因為導演要拍一部真正是狼的電影,而不想用狗來冒充狼,所以劇組花了4年時間馴養了100多頭狼,從中選出了17匹“狼中狼”參與拍攝。來自加拿大的馴獸師甚至在電影拍完後,把大部分的狼帶回了加拿大,讓它們回顧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