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遙(1949年-1992年)的代表作。這部鴻篇巨製從一九八六年問世以來(一九八六年出版第一部,一九八八年出版第二部,一九八九年出版第三部),獲得長時間的社會轟動效應,在第三屆茅盾文學獲獎作品中名列前茅,是新時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現實主義力作。

我對路遙懷著深深的敬意,這敬意從18歲讀他的《人生》就開始了。讀了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心靈更是被再次震懾。路遙用一支樸實、凝重又不乏青春氣息的筆描述了鄉土中國那個平凡世界中的人和事;以及這平凡世界中人們的喜喜悲悲,引起了許多讀者尤其是來自農村讀者的廣泛共鳴。

讀《平凡的世界》,首先被路遙“出污泥而不染”,“不隨大流”的品格感動。在當今先鋒、新潮小說的波浪之下,他卻有個性的選擇了自己善於駕馭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這是一種明智,也是作家對自身的把握。正因為路遙對自身的把握以及他豐富的生活積累、深刻的人生感悟,對土地、勞動、農民命運的特殊情懷,才促使他創作出了《平凡的世界》這樣一部新時期里程碑式的長篇力作。

文學應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現實主義是最能貼近生活和大眾,也是最能反映時代特徵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永遠不會過時,那些“先鋒”“探索”有的只是“玩文學”而已,達不到《平凡的世界》這樣的高度、深度、廣度。正因為《平凡的世界》的不同凡響,才榮膺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榜首。

如果說《芙蓉鎮》是一條河,那么《平凡的世界》這是一片海。如果說《浮躁》是一座山,《平凡的世界》就是一條連綿的山系。該書嚴肅的創作態度,廣闊的社會場景、眾多的人物群體、對勞動與愛情的讚美、對生活的感慨與抒情,這一切不時地激盪著心靈。我們看到了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衝突紛繁的交織在一起。

讀一讀路遙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升起》,我們更能加深對這部作品的理解。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路遙付出了多少辛勞與含水。只因為他有這樣真誠的態度、苦行僧式的精神,才寫出了這樣感動人心的好作品。

在新時期的文學創作中,要說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我認為當首推路遙《平凡的世界》,甚至在整個現當代文學史上也是里程碑式的。

它不同於《子夜》《家》,寫的是另一個時代另一種人物的命運;不同於《倪煥之》,僅僅是單薄的幾個人物;不同於《海艷》,僅僅是語言的詩意空靈;不同於《圍城》,是一部哲理小說;不同於《蹉跎歲月》,寫的是知青生活;不同於《黃河東流去》,對中華民族苦難命運的追憶描述;不同於《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主要寫一個“四姑娘”的不幸命運;不同於《白鹿原》,寫的是一個家族的“秘史”;不同於《人啊人》,用意識流手法呼喚人性的復甦;不同於《古船》,寫了一條沉重的“古船”,使人有些喘不過氣來,不同於張承志的《心靈史》,寫了一種信仰的偉大;不同於《李自成》是歷史小說;不同於可算作史詩式的長篇小說《創業史》,也是寫農村題材,可惜《創業史》沒有完成。

還有近年來的田雁寧的《無法悲傷》、莫言的《豐乳肥臀》及楊志軍的西部系列,但與《平凡的世界》比,顯得那樣的單薄。

可以說,《平凡的世界》不但可與現當代任何一部長篇小說(多卷本)比美,而且可以與外國的《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等比美。中國在新時期能出現這樣一部作品真是令人興奮,它看似質樸、實則充滿魅力,看似像一片遠山,當你一旦攀登上去,則會發現一處處美的風景。

當今三流、四流、黑色、黃色小說充斥的天地,更看到了《平凡的世界》卓爾不群,那些性小說、家世小說、消閒小說只不過是一堆文學垃圾。可惜,到現在還有許多人未發現《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小說的巨大價值,還未肯定在小說史上里程碑式的價值。

《平凡的世界》借鑑了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等長篇藝術的經驗,也吸收了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等的創作手法,融合中西,借鑑古今,大放奇彩。《平凡的世界》像一片汪洋肆意的海洋,巨湧起伏,浪花飛濺。

同樣寫農村的長篇小說,《芙蓉鎮》文筆所致,但沒有《平凡的世界》這樣廣闊的場景。《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一曲獨奏而不是交響曲。賈平凹是語言大師,他的《浮躁》給人一種語言藝術的享受,但缺少一種力度。再往前,如浩然的《艷陽天》、《金光大道》都太受時代的局限。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力作,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與之相匹敵的多卷本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