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大學生村官面試熱點:我的中國夢

【背景資料】

這是xxxx近日提出了一個概念,即中國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夢,跟之前的“韜光養晦”、“多極化”、“和平崛起”、“復興之路”等系列口號一脈相承,道出了xx版本的“光榮與夢想”。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特徵。

“中國夢”的主要動力有三大來源:第一,追求經濟騰飛,生活改善,物質進步,環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義,民主法制,公民成長,文化繁榮,教育進步,科技創新;第三,追求富國強兵,民族尊嚴,主權完整,國家統一,世界和平。

【回答思路】

領袖有領袖的夢想,我也有我的夢想,千千萬萬個“我”的夢想就是“中國夢”。

古語有云:“農乃國之本,民以食為天。”我是村官,我的夢想是“食以安為先”。

首先是“安全”,能夠呼吸新鮮空氣,能夠喝上乾淨的水。有飯吃有房住未必安全,一方面現如今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已到了“要命”的地步,而且屢 禁不止、屢治不休,甚至已經成了惡性循環——城市化污染農村,農村的污染又讓城市“吃回去”。另一方面強拆,被失蹤,被神經病,被交通事故,被投毒……, 人身安全也到了“要命”的地步。安全問題大於天,要想社會安定團結,長治久安,安全問題解決不了別說夢是什麼了,會不會有都成問題。

其次是“安定”,能夠過上太平的日子,不被剝削,不被驅趕。農民的要求其實很低,他們也不敢奢望什麼大的夢想。只要有個家,有個歸宿,縱使背井離鄉、起早貪黑,苦了累了還有個去處就行。上訪是對安定最大的諷刺,上訪制度是對制度最大的侮辱。

再次是“安樂”,鄰里和睦,路不拾遺;勞有所獲,老有所養。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那么任何剝奪人民享有幸福生活的行為都應受到制裁。百姓的安樂是建立在民有所依,官有所為的基礎上的,這一基礎又是建立在法律之上的。依法治國將是安樂的終級保證。

最後是“平安”,善惡有報,以德服人。改革開放三十餘年,我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進步,然而我們的道德文化生活卻在急速退步。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談夢想,我想“好人一生平安”不僅是祝福,也是願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