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閃離族 職場中不得不說的痛

“閃離族”,最早是人們對“80後”婚姻狀態的描述,意思說這些新生代觀念超前、個性鮮明,婚前雙方了解不夠,婚後又不能相互寬容,結果進入婚姻生活時間不長,就草草離婚。職場上的“閃離族”,是指大學生對找到的工作滿意度不高,上班時間不長,甚至連應聘的崗位還不熟悉,就提出辭職,另謀新職。

金融危機使今年的大學生就業市場顯得異常嚴峻。截至6月26日,河南省已有22.7萬名高校應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定,我省大學生就業率達到63.1%.其中研究生就業率66.81%,本科生就業率69.09%,專科生就業率59.48%,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記者從近期舉辦的多場招聘會上了解到,許多前來應聘的大學生都是曾經的“閃離族”。

職場現象:工作不到半年就“閃離”

在某房地產公司做文秘的小李最近正在為找工作發愁。記者在人才市場看到她時,她正和一家廣告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交談,“我覺得自己能夠勝任企劃部經理的職位,我是學中文的,四年本科不僅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而且早在畢業前實習時,就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文秘,後來留在了公司,算起來我應該有半年的工作經驗了,其間也接觸到了一些企劃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人才市場上找工作的大學生有不少是“閃離族”。學計算機專業的大專生小張說,他這是第三次來人才市場,“第一次就業是在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上,去了一家飲料公司做銷售,但那裡工資太低,主要是靠銷量提成。立秋以後,天氣漸涼,飲料的銷量就下來了。後來又應聘到了一家軟體公司,學歷高的還可以,像我們這些大專生,乾的活最多,拿的錢最少”。

記者翻閱了一些招聘單位的求職檔案,發現六成以上的求職者都是今年畢業的應屆生,而且註明有工作經驗。“有工作經驗是件好事,但這些應屆大學畢業生出現在招聘會上,反映出他們對用人單位缺乏忠誠,總想一上班就拿高薪。同時,剛剛畢業時間不長,又頻繁換單位,工作經驗從何談起!”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說。

現象分析:應屆生“閃離”原因多多

“其實,不僅應屆畢業生,在社會人群中,這樣的個案也不在少數。而且,這種現象通常是階段性的,如果誰持續地‘閃’下去,恐怕就需要請教心理醫生了。”職業顧問康詠霞分析說,“閃離族”通常並不是從“閃離”中收穫快感,而是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結束一段穩定的時光,期待再次穩定下來的狀態。她說:“在實際的工作中,‘閃離族’認識不少,多是‘閃離’幾次之後,自己覺得頻繁跳槽不是長久之計,來向我尋求幫助,我通常都會建議他們穩定下來,儘快脫掉‘閃離族’的馬甲。”

為什麼會出現“閃離族”呢?康詠霞認為,其中有求職者的原因,也有用人單位的原因。她說,最常見的原因是求職者缺少目標意識,或對適合自己的行業、職業以及企業特點缺乏清晰準確的認知,只好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地來試。也有一些比較優秀的大學生自身有閃光點,容易在應聘中勝出,求職並非多大的難題,對機會的珍惜程度偏低。還有一部分求職者可接觸的空缺崗位數量很多,對應的企業層次參差不齊,直到入職才發現企業的真面目一點都不可愛,只好離開。康詠霞說:“當然也有自身情商有缺失的求職者,他們的意志力比較薄弱,受不得委屈,見不得困難,遇到問題,不是想辦法克服,而是選擇逃避。不可迴避的是,許多用人單位缺乏入職關懷部門,對新入職人員的關懷和支持不夠,引起新入職人員的不適應或失落,導致新人紛紛”閃離“。

專家告誡:頻繁“閃離”讓新人失色

據了解,以前新職工的“蜜月期”普遍在6~12個月,由於受經濟危機影響,社會崗位缺乏,月薪下降,使得更多的大學生產生了恐慌感和短期行為,覺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沒,一旦現實與就業預期出現太大偏差,就“閃離”。一些人事經理反映,今年的許多大學生進入單位以後,3個月就成了一道坎。有些企業甚至表示,“蜜月期”已經變成1個月。

“如果一不小心成了‘閃離族’的成員,也大可不必因為自己在應聘時有不錯的競爭力而激動,半年內每多跳一次,身上的光芒就弱下來一分。”一位職場專家說,對於苦於要擺脫頻繁跳槽狀況的朋友,應該好好靜下來思量思量,然後重新確定目標,找個在職場有豐富經驗的朋友,一起分析一下自己的興趣特點、職場優勢、適合的工作環境等,也可以藉助網路上的人才測評工具(網路上有很多免費資源,比如賓果網上的職業測評等)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如果一時仍舊難以確定,就沉下心來,在任何一個適合自己的平台上堅持兩年左右的時間,之後再來確定目標,這個堅持的過程,要么引領你到一個新的合適的機會,要么歷練你的心智和情商。

目標定下來以後,求職者就要根據自己選定的目標,有目的地去選擇企業平台,儘可能地蒐集企業更多的信息輔助決策,慎重入職,而一旦入職,即將“這個是不是適合我的崗位”之類的顧慮丟掉,投入最大的精力去適應企業和職位。“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要主動溝通,職場中不能指望別人的提攜和幫助,如果有,更要加倍珍惜。不要怕困難和挑戰,真正能夠提攜你的,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某高校就業辦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