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促膝長談學寫優秀求職書

3、大言不當,教人好笑

你自稱“十五好劍術,遍乾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心雄萬夫”;又自稱“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三千之中有毛遂”。俺知道你有點詩名,又是前宰相的外孫女婿,俺也聽聞你找過蘇長史,找過馬某人,找過裴長史,找過誰誰誰……然則為何你有如此背景又如許多才,這許多人里竟無一人理睬你,你又至今一事無成呢!假如不是你自吹過了頭,就一定是你乾過什麼,使得大家雖然表面上敷衍稱許你,骨子裡卻在警惕鄙視你啊。再說了,兜售過那么多諸侯卿相,無人買你,你還好意思到俺小小四品官這兒來大言不慚,讓俺替你“長價”,替你“揚眉吐氣、激昂青雲”?你以為俺這兒是垃圾——明星轉換工廠,專收無人要的孤魂野鬼,經過一翻包裝,立刻閃閃發亮啊!呼呼,李白,李白,你不感到好笑,俺都替你不好意思啊!

呵呵,同學們,寫求職書之前,務必再看三遍李白的“與韓荊州書”,千萬迴避那些敏感、招忌和會貶損自己的東西。同時,吹牛看清對象,拍馬摸清底細,免得末了象李白同學那樣哀嘆:夜泣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啊!

三、出語不凡,文體典瞻,名士一書取高位

公元926年,神州大地上,正經歷一次分裂的痛苦。大唐朝滅亡後,北方梁、唐相繼而立,南方則吳、蜀、吳越等數國並立。當此亂世,一個在北方小有名氣的青年,因家庭突遭大難,匆匆孤身逃往江南的吳國。

這青年之前定對吳國政局有過研究,故一抵吳都,立即給實際掌握吳國大權的人物寫了一封求職書。有的放矢,一發即中。那大人物正在求才之際,看了他的書,十分欣賞,立即錄用,且馬上將他安排為第二梯隊人才,下放基層鍛鍊,以備將來大用(後來他也果然得到大用,這才成為史上名人)。

這封求職書,史上雖然有名,書中卻是難見。東南一簫不辭辛勞,擊鍵於此,願為同學們順利求職奉一犬馬之勞也:

愚聞釣巨鰲者不投取魚之餌,斷長鯨者非用割雞之刀。是故有經邦治亂之才,可以踐股肱輔弼之位。得之則佐時成績,救萬姓之焦熬;失之則遁世藏名,臥一山之蒼翠。

某妄思幼稚,便異諸童。竹馬蒿弓,固罔親於好弄;杏壇槐里,寧不倦於修身。但勵志以為文,每棲身而學武。得麟經於泗水,寧怪異圖;授豹略於邳圯,方酣勇戰。占唯奇骨,夢以生松。敢期墜印之文,上愧擔簦之路。於是攖龍頷,編虎鬚,繕獻捷之師徒,築受降之城壘。爭雄筆陣,決勝詞鋒。運陳平之六奇,飛魯連之一箭。場中勍敵,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鴻儒,遙望而盡摧堅壘。橫行四海,高步出群。姓名遽列於煙霄,行止遂離於塵俗。

且口有舌而手有筆,腰有劍而袖有錘。時方亂離,跡猶飄泛。徒以術精韜略,氣激雲霓,箕口張而陰電搖,怒吻發而暑雷動。神驅鬼殿,天蓋地車。斗霹靂於雲中,未為矯捷;喝樗蒲於筵上,不是口豪。醞機權而自有英雄,仗勁節而豈甘貧賤。但攘袂叱吒,拔劍長嗟,不偶良時,孰能言志?既逢昭代,合展壯圖。

伏聞大吳肇基,聿修文教,聯顯懿於中土,走明恩於外方。萬邦鹹貞,四海如砥。燮和天地,岩廊有禹稷皋陶;灑掃煙塵,藩翰有韓彭衛霍。豈獨漢稱三傑,周舉十人。凝王氣於神都,吐祥光于丹闕。急賢共理,侔漢氏之懸科;待旦旁求,類周人之設學。而又鄰邦接畛,敵境連封,一條雞犬相聞,兩岸馬牛相望。彼則待之以力,數年而頻見傾亡;此則禮之以賢,一坐而更無騷動。由是見盛衰之勢,審吉凶之機,得不上順天心,次量人事。且向陽背暗,舍短從長,聖賢所圖,古今一致。然而出青山而裹足,渡長淮而棄襦,派遙終赴於天池,星遠須環於帝座。是攜長策,來詣大朝。

伏唯司空,楚劍倚天,秦松發地,言雄武則平窺絳灌,語兵機則高掩孫吳。經受素王,書傳玄女,莫不鞭撻宇宙,驅役風雷。勞愁積而髀肉生,憤氣激而臂臠起。一怒而豺狼竄攝,再呼而神鬼愁驚。捶蠻鼓而簸朱旗,雷奔電走;掉燕錘而揮白刃,斗落星飛。命將拉龍,使兵合虎,可以力平鯨海,可以拳擊鰲山。破堅每自於先登,敵無不克;策馬常時於後殿,功乃非矜。國家賴如股肱,邊境用為堡障。勛藏盟府,名鏤景鍾。今則化舉六條,地方千里,示之以寬猛,化之以溫恭。繕甲兵而耀武威,綏戶口而恤農事。漫灑隨車之雨,洗活嘉田;輕搖逐扇之風,吹消殄氣。可謂仁而有斷,謙而逾光。賢豪向義以歸心,奸尻望風而屏跡。佇見秉旄仗鉞,裂土分茅。修我貢以勤王,控臨四海;率諸侯而定霸,彈壓八方。遐邇具瞻,威名洽著。況復設庭燎以待士,開雪宮以禮賢,前席請論其韜鈐,危坐願聞於興廢。古今英傑,孰可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