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瓦綠水間



牐犚慌緣穆崢鵠鍤⒙了水靈靈的紅菱。這水紅菱,外殼色澤鮮紅,肉質鮮嫩,逢中秋應節上市,是江南水鄉的特產。古詩“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還有“鮮菱宿藕”之說,即不吃隔天摘的。那位包著印花藍布頭巾的大嫂說: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要清早下湖,把當天採摘的水紅菱拎到鎮上來賣。

牐犈笥蚜嘧鷗章虻捏π罰津津樂道地談論起著名老字號品牌的金楓牌黃酒。說是用精白糯米和優質小麥釀造而成,具有味甘醇厚,香氣馥郁芬芳等特點。此酒和楓涇丁蹄、桂花狀元糕、天香豆腐乾三大土特產被稱作“楓涇四寶”。

牐牻小店鋪里買了一些土特產,準備回家饋贈親友。天香豆腐乾的外包裝上印著:又名楓涇豆腐乾,具有鹹、甜、香、鮮多種口感,既是宴席冷盆、小酌或充當零食,又是葷、素菜的佐料,且有充飢、解渴、生津之效用,風味獨特,味道鹹甜香鮮。丁義興蹄子,始於清鹹豐二年,經過八道工序精製而成,冷吃香,蒸吃糯,酒飯皆宜。而有著桂花口味和芝麻香味的狀元糕,是因清朝乾隆二十二年時楓涇鎮人蔡以台考中狀元而得名。

牐牼營小店的夫婦,邊招呼著顧客,邊現做現賣著芡實糕。芡實糕類似桂花糕,也是古鎮的特產。男店主把它切成薄片,女店主熱情地讓我嘗一嘗。糯米的原料,加了桃仁、松子仁、芝麻、桂花,委實好吃,令人回味悠長。

牐犖頤欠禱爻だ齲準備就著河邊融入江南小橋流水的意境中午餐,想必會有非同一般的味道。廊棚下人影穿梭,一長溜的桌子坐滿了食客,個個都在大朵快頤著。尋找坐位時一路看過去,每張桌子上幾乎差不多的菜餚:清蒸大閘蟹,油炒小田螺、馬蘭拌香乾,鹽水河蝦、韭菜蛤子肉……那純正的水鄉特色,不看則已,見了就忍不住暗咽口水,頃刻飢腸轆轆了。

牐牶穎咦無虛席了,不得已掀起門楣上貼有一塊藍印花布的竹簾,進入老街旁的一家小飯店。朋友讓老闆加工剛才在河埠買的螃蟹。六個螃蟹買的價格才二十元,加工費卻要十八元。朋友邊剝紅菱邊自得其樂:自己買的味道更鮮。

牐犖頤塹懍艘慌濤庠蕉垢,一盤水芹乾絲,兩條掛在門前水籃里的昂刺魚。還要了一瓶金楓牌黃酒。把酒臨風,品特色菜餚,觀窗外的波光橋影,舟楫往來,橋樓互襯,真一個風光無限。

牐牱灃的文化發達,是蜚聲中外的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楓涇的藍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畫、花燈、剪紙、繡花、編織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皆因濃郁的民間文化的薰陶,孕育的金山農民畫別具一格,鄉土氣息深厚、藝術風格獨特,在海內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牐犝蚰詰幕館畫家祖居很多。丁聰漫畫陳列館設在一座兩層樓的建築內,樓前有一棵龐大的古銀杏,旁邊一叢又一叢火紅金黃的芭蕉盎然怒放。館內陳列了丁聰的生平和他的一百多幅漫畫,幽默的畫面讓人駐足留連。程十髮的祖居修復並已開放,參觀的人流絡繹不絕。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設在清代狀元蔡以台的讀書樓內,四周的布局清韻雅致,畫面卻透露出質樸的鄉土氣息。農民畫與丁聰的漫畫、程十髮的國畫和顧水如的圍棋,這些在國內外都具有相當影響的“三畫一棋”,集中於楓涇一鎮,十分罕見,也是一種地域文化的典型現象。

牐犖揮諍推澆值拇笄逵示鄭灰牆黑瓦、結構堅實、兩邊的門框都是石頭柱子,高高的門洞上方“郵電局”幾個大字赫然在目,是上海地區現存不多的一處清代郵局舊址。

牐牴龐示值男倍悅婢褪潛3衷樣狀貌的人民公社院落,掛著牌子,貼著“抓革命、促生產”等橫幅標語。接著走馬觀花地瀏覽了毛主席像章紀念館。這些名號耳熟能詳,好像就在不久前的事情,而今卻予人一縷雜陳滄桑的滋味。

牐犂轄稚瞎盼鐧昃傭唷D切┟閃嘶頁鏡木商展蘧紗善鰨古色古香的床楣門楣等,每每瞥見,不敢與其對視,陡生出仰望和畏懼的心理,恍若其背後,隱藏著光陰的隧道之門,裡面潛伏著不可觸及的靈魂,有前世的因緣靜立在那。走進彎曲的深巷小弄,斑駁的磚牆青苔衍生,就像它們連線著光陰的兩端,時間在它的兩頭如影而是,隨影而非。人間、天堂、現實、夢境,怎是光明和幽暗可以分割呢?

※本文作者:梓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