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嗓子眼裡的愛

從小就喜歡看電影。
從二分錢(兒童票)一場的樣板戲,到兩角錢一場的槍戰片,到幾元的愛情片,直到現在幾十元的電影,我在翻倍上漲的電影票價里,翻倍著我的年輪,而對電影的興趣卻在翻倍的下跌。

印象中,社會發展在不斷的壯大,影院卻在逐級的縮小著空間。
再次走進影院,已經沒有先前那種空曠熱鬧的感覺。一間隔著一間的小居室,更像家庭影院。座位也一再的由硬變軟,由單人椅擺布成雙人座,甚至還帶四壁圍起的小包間。

不知是因為我在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還是我的視線里,全視景的收進了變遷的社會。
我更喜歡獨自在家裡.喝著茶,嗑著瓜子,休閒在柔軟的沙發靠背上,支起小巧的腳丫子,津津有味的品著泡沫一樣的電視肥皂劇,為劇中的人或喜或悲或流淚。
也喜歡躺在舒適的床上,或縮在寬大的被裡,把網上下載還沒來得及上市的牛劇一集一集過著眼球的影迷,一遍一遍的搜尋螢幕里乾淨的覺味。
即便這樣,鏡頭裡的電影,也未能鎖住我飄忽的思維。

那種男追女或女追男的鏡頭,無論焦距放大多少倍,始終沒讓我的眼睛固定不動,也沒有引發我內心的波濤開始洶湧。
——愛不是這樣的!我發自內心深處,我在背叛我自己。
這種愛情的固定模式,沒有定格了我的想像。影視的效果,沒有起到誤導我應有的作用。
無疑,這是一種失敗。

打在心底拷問的愛情,應該是對等的、互動的、相互吸引的,是身不由己的,而又同時萌發的感情,應該是平行式的流動。而絕不是追逐式的,或者我對你的情深過於你,或者你對我的愛供過於我。
不是這樣的。

不知是我在幼稚自己的想像,還是導演的大腦里停滯了思維,或導演故意在拋磚引玉,低俗化處理觀眾的胃口,而要求達到雅俗共稱的境地。
這個問題留著別人去思考。我懶得去推理。

我只想像我的思維。
這種對摺的愛情觀念,洋溢著我對純愛的追求,沒有止境的好奇著我的眼睛,希冀獵奇著一個美麗的世界。
哪怕是種傳說,哪怕是海市蜃樓里的空幻,只要能複印在我的身上;哪怕是荒蕪的幼嫩的情景,哪怕就沒有結果的結果,只要能體味在我的心間。
我認!因為我喜歡!

那是一種提在嗓子眼裡的愛!讓人心醉的愛情。
你激情,他對流,他就提起來,說出來;你冷靜,他退縮,他就放下來,咽下去。
進,則深入;退,則遷出。可進,可退,要得就是這種游離的感覺,一切的一切由雙方互動的理智說了算。

用理智把握的愛情,就是對等的感情。
溢出來,成就婚姻,或促成情人,讓上半身和下半身柔和成全身心的情感流動;流回去,墮為知己,或紅顏或藍顏,形成無話不談的朋友,交出去上半身的情意,備份一份思念和牽掛,在隱秘的世界觸動。
愛的味道,在於雙方把握,在於雙方演繹結果。

這是一種對理性的考驗,也是一種靈魂的交戰,更是一種心靈的抗衡。
為責任,為良心,為沒有泯滅的人性,也為無法抗拒的利比多本能。
不管是情人,還是知己,都是人的左膀右臂。離不開,放不棄,完全在於你自己處理。

※本文作者:天使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