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悟(四)

牐牭婪ㄟ⒂
牐牎蹲子·大宗師》中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就是說生與死只是生命存在的兩種狀態,如同白天和黑夜的相互交替一樣,都是自然之理。
牐牎蹲子》不僅是道家的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的思想之一,這種站在生與死之上,以冷靜而樂觀的態度來審慮生死,就基本上成為中國文化的特質了。而這與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從本質上否定現世生活的思想大相逕庭。
牐牭蘭叶韻質郎活的肯定,事實上促使了人們生命本身的熱烈追求。因為死後的世界太過虛無飄渺,而現實生活則是可以真正把握住的。既然生與死都是存在的兩種狀態,所以無論是從理性上還是從感性上,人們總是傾向於自己可以切實感知的方面,故追求長生也就成為道家的理想之一了。因此,千百年來,無數的道家者流,無論是內丹還是外丹,無論是全真還是正一,都對生命本身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無數次積極而有意義的探索。
牐牎讀凶印ぬ烊稹分薪擦蘇庋一個故事:孔子游泰山時遇見一個叫榮啟期的老人正在山上鼓琴而歌,大約其無憂無慮的神態引起了孔子的好奇之心,便問其故:“何也?”為什麼呢?榮啟期回答說:“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是的,於道家者言,人生本來如此,因名之自然,所謂憂慮,也不過是逆自然而動的結果。可事實上,人們往往戕伐自己自然的本性來迎合世俗的趣味。《易經》中的既濟卦和未濟卦
牐牨閌塹湫偷睦子。既濟卦水火相交(上卦坎水,下卦離火),六爻也陰陽有序,各得其位,故曰既濟(即完成之義)。可是,如果破壞了它本應遵循的法則,性質就會發生變化,過渡到未濟卦,它的典型特徵是陰陽錯位,水火不交(按照《易經》象數之理,初爻、三爻、五爻應為陽爻;二爻、四爻、六爻應為陰爻),故云未濟(未結束之義)。到這裡,出現了一個大問題。
牐牸燃秘運淙壞夢唬可是因為不知變通之理,不明動靜之法,就容易被事物外在的現象所迷惑,那么到了亨通終止之時,便會紛亂困厄,不可收拾,所以卦辭云:“初吉終亂”。開頭還可以應付,往後麻煩就大了。
牐犖醇秘運淙皇位,但彖辭說:“雖不當位,剛柔應矣”,象辭云:“君子以慎辯物居方。”即君子觀察現象後宜辯明物類,分清先後,撥雲見月,又見正途,故卦辭說:“亨”,這才吉祥啊。
牐牭這裡我們要搞清這樣一個問題:自然之理,並非我們普通人心中的邏輯和思維,因為,我們的本性早已被塵世的污垢所蒙蔽,與“道”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認為正確的,其實是錯誤的;反過來,我們認為是錯誤的,從“道”的角度出發,卻偏偏是正確的。道家提出“順則凡,逆則仙”的理論,應該說與此不無關係。
牐犉涫鄧謂“順則凡,逆則仙”只是修道過程中一個階段、一個步驟、一個方法。當然,隨著修持功夫的日益精深,到返樸歸真,英華內斂的境界時,也就無所謂凡,無所謂仙了。《道德經》告訴我們:“大直若虛,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便是證入大智慧後呈現於外的種種相狀,佛典《圓覺經》也說:“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若還留有悟道的種種痕跡,執著於覺悟的境界,就仍非自在,仍非徹悟!
牐犝媸譴死磽,此心同。
牐牼鴕話愣言,人們對客觀現實生活的認識是以行動為表征的,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畫的。人們將行動付諸於實施,在心理學上叫意志活動。然而,意志活動畢竟是受人思維支配的,換句話說,是先有思維的審慮,才有行動的變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意志活動乃是人思維的外在物化。但是,思維如果亦步亦趨物質之左右,而不能超越於物質之上,即思辯的高度,那么,人類就永遠不能從本質上超越自身,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儘管這種思辯的東西往往不能被當世所接受,但由於它是對生命本體的探索,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基於此,道家從理論到實踐作了一系列不只是超越古代,甚至也超越現代的實驗和修證。

※本文作者:一劍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