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老城隍廟喝茶記

牐犚瘓虐艘荒輳那時的上海還沒有很多的咖啡館與茶館,有,也只是郊外邊野鄉鎮上的那些老茶館,而市區有的也只是零星散落在弄堂里的,有著老虎灶的賣熱水帶喝茶的稱之為“老虎灶”的,一張方棹四條橙的茶館了,後來也大多都拆了。市中心比較好,比較熟悉的也就是老城隍廟,豫園湖心亭茶樓了。
牐犇鞘蔽母鋦戰崾不久,過年時靜悄悄的,沒有煙花炮竹,沒有年畫對聯,更沒有燒香拜佛之類的年俗。有的也只是貼二張“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席去安源”之類的畫。記得那年三十夜,吃完年夜飯,家人坐在一起聊了會天,也就早早地休息了。躺在床上,我偷偷的問小妹,明天去不去豫園城隍廟?小妹當然高興,回答去。那好,你早早地睡,明天我們早早地起。我趕緊穿上外套,走出去,到弄堂口電話間打電話,與好友約好,明天上午六點外灘見。也不敢與家人說,就在年初一的早上,四點多鐘就悄悄地起來,做上公車,去“孵”茶館了(註:①)。
牐犜ピ爸鼙叩姆課荽蠖嗍譴笈堂串小弄堂,外弄堂套里弄堂,亂七八糟的。在弄堂里串來串去,看到的名字也是怪怪的,什麼鹹菜弄,里鹹瓜街,外鹹瓜街等等。天還早,剛蒙蒙亮,那些喜歡孵茶館的老茶客們,已經手捂一把宜興紫砂壺篤悠悠地走進附近的老虎灶茶館裡。哈,豫園湖心亭茶室到了。小妹趕緊去看九曲橋下的紅鯉魚,能看見的不多,可能是天特別的冷,縮在了河下面,茶館門前還掛著土土的厚厚的棉布帘子。
牐犖頤歉兆囈茶室,就聽到一聲吆喝:“新年好,財神到!”,一位茶師傅用喜慶的喝聲,滿臉堆笑著,引著我們到一張方棹邊坐了下來,我心裡卻撲鼕鼕跳著,與好友耳語道:“哇,不得了,現在可以明目張胆地講迎財神了啊!”好友回答說:“是呀,剛剛我聽到,嚇了一跳。”。不一會,茶師傅又用一個鋁製托盤,上面放著一個紫沙茶壺,三個紫沙小杯子,一張茶單,送到了我們面前。
牐牪歡茶,不敢裝老嘎(註:②),我們問,今天我們應該喝什麼茶,送茶的師傅笑了,說:“不嘵得還介早來吃新年頭茶啊!”。於是,就給我們娓娓道來:“年初一首先要吃‘頭茶’,也稱‘元寶茶’,大吉大利的,是阿拉上海人的傳統習俗喔!其它你們再點些自己喜歡喝的綠茶,紅茶均可,當然也不要忘記多點些城隍廟裡的特色小吃喔”。我們在聽茶師傅介紹,小妹卻已經樓上樓下轉了一圈,講樓上有臨窗的座位,而且是對著湖心亭九曲橋的。哇,太好了,我與好友二人同時歡呼了起來!趕緊走上樓去。樓上,了了無幾的人,只有不多的幾位老人在悠悠地閉著眼,聽著江南絲竹,品著手中的香茗,神在形外,悠然自得。呵,是正正宗宗的老茶客在“孵茶館”呢。
牐牪灰換幔一聲“某某棹,元寶茶三盅來了”的長調吆喝,將我們點的茶與點心送上來了。一位茶師傅在我們三人面前一一放了,一個有托盤的細白瓷小盅,盅里有金橘二隻、檀香橄欖(青橄欖)二隻、紅棗二隻,還有蜜餞二枚。小妹忙把它打開,放在鼻下聞,說:“啊,好香啊!”茶師傅接口講,“不僅好聞還招財呢”,隨口又是一句吆喝聲,“初一吃頭茶,杯杯恭喜,口口發財喲!”說著,拿起抹布走開了。
牐犝獠瑁合改濉L鵜邸G逑恪;匚丁<利。
牐牎壩鍾鋅腿說健!
牐牎靶履旰茫財神到,請,這邊坐。”
牐犨漢壬將我從嗅著那香的小盅中抬起頭來,又有三二人走了進來,張揚著的臉,顯現出的都是一副副燦爛的笑容,似乎在與我打著招呼,我趕緊回了一個個微笑,“吉利”似一股暖意沁入心肺,一絲喜慶的情愫在霧氣騰騰芳香繞繞中,在茶師傅款款動人吆喝中展開。
牐牶牽好日子要到了(註:③)。

牐犠ⅲ孩伲悍醪韞藎菏巧蝦R舶括附近的江浙地區,把到茶館裡長時間的喝茶聊天叫做孵茶館,據說蔚然成風於明清之時。
牐犠ⅲ孩冢翰桓易襖細攏閡饉際遣桓也歡裝懂擺老資格。
牐犠ⅲ孩邸:萌兆右到了:是指當年(1981年6月),鄧小平主持起草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從此中國走向了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的道路。

※本文作者: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