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醉神迷瀘沽湖



牐犈笥顏業轎遙說要帶我去拜訪真正的摩梭人家。朋友是麗江人,因工作的關係,與島上的摩梭人幾乎都成了朋友。我們走進了拉克家屋,拜訪了當家人楊六斤大姐。

牐犂克家的祖母屋裡,火塘的火苗燃得正旺,我們主客按照順序圍著火塘坐下來,聽大姐闡釋著摩梭人對於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豁達,對生離死別的坦蕩胸懷。

牐犠婺肝菔悄λ蠹椅葑鈧匾的構成部分,融匯了整個摩梭文化的精華,是每一個摩梭人生、老、病、死以及人生在世最重要禮儀(成丁禮)的所在地,也是所有重要家庭活動(飲食、款客、議事、祭祀、敬神等)的場所。母屋與家屋的門框極具特色,它的頂部相當低,門檻卻又特別高,令人不可能大搖大擺橫衝直撞,必須低頭鞠躬,才能進入母屋,充分體現出摩梭人對母屋的尊崇。因此,整個摩梭社會的文化結構,可以稱作“母屋社會”或者“母屋文化”。

牐犑⒆暗難畲蠼悖臉色健康紅潤,談起話來,神色坦然,毫不扭捏。她的家人,妹妹、弟弟、兒子、侄子,還有她的男朋友,都圍攏在她的周圍,大家都是歡欣的,臉上呈現出祥和的、平靜的光澤。楊大姐說,摩梭人,男女之間,在平常的勞動、節日中相互有了感情,大多會實行走婚,也就是漢族人說的“談戀愛”,就是男方晚上走到女方家裡,與心愛的女子相會。走婚之前,男方會攜帶禮物,到女方祖母屋火塘敬鍋莊。

牐犠呋樽罱簿扛星椋最尊重真情。女方懷孕後,男女都不得再與別人走婚,除非感情淡薄,雙方分手。孩子出生後,要擺滿月酒,確定孩子身份,讓村民祝賀孩子誕生,公開走婚關係,男子就可以白天在女方家幫忙,晚飯後到女方火塘邊聊天。此後,男女家屋便結成親戚,誰家有事都去幫忙。孩子從出生、成丁禮、春節,到父親去世,都有父子間的責任。

牐犠呋櫚哪信不存在共同家庭與財產,各自與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個家屋裡,互相關愛,團結一心,從來沒有什麼紛爭。女人承擔著生育孩子的重要職責,是傳宗接代的根根。有女兒,就意味著家族興旺。故此,有“婦女是根種,缺了就斷種”“無男不愁兒,無女水不流”的諺語。孩子都跟隨女方生活,女方家裡的所有成員都有義務撫養孩子。男人不是以丈夫的角色出現,而是以舅舅的身份承擔著養育侄子侄女的任務。舅舅在家裡的地位也很高,有“舅掌禮儀母掌財”之說。


牐牬友畲蠼愕慕彩鮒校我們得到這樣的結論:用主流社會的標準,傳統摩梭家庭根本不算“家庭”,因為不是以夫妻作主軸,而是終生與母系血緣親屬同住。摩梭人深受這種母系文化的薰陶、滋養,家屋團結和睦,根本不存在婆媳糾紛、妯娌吵鬧、翁婿不和、姑嫂爭執的事情,甚至連現代社會束手無策的夫妻矛盾,也不可能在傳統摩梭家屋裡發生。男女老幼皆無後顧之憂,沒有孤寡老人或鰥寡獨身者,乞丐或者流浪漢聞所未聞;摩梭大家族集經濟、財政、生產、勞動、情感、宗教、教育、撫養於一身,自給自足,沒有經濟壓力,絕少社會問題,法庭門庭冷落。兩性和諧平等,感情自由少壓力,關係純潔度高,隨情而聚、情逝而散,不像漢族不顧一切去維繫夫妻名份。這樣的社會構成特點以及產生的結果,恐怕是我們所謂的主流社會也需要認真去思考並研究的吧?為什麼我們崇尚的文明帶給我們這么多煩惱,而遭我們誤解的所謂“邊緣人”卻擁有自足的幸福和快樂?

牐犛瀉芏嗨謂的學者,甚至個別走出去的摩梭人,會為了自己各種各樣的目的,將生活在美麗的瀘沽湖旁邊的摩梭人,描繪成“沒有父親,沒有丈夫,沒有家庭,沒有婚姻的社會”,甚或把走出瀘沽湖之前的自己描繪成一個“愚昧、無文化”“性解放”的摩梭女子,但是真正的摩梭人對這些人與文字卻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我想,他們正是因為生活在浩瀚而神秘的瀘沽湖邊上,所以他們的胸懷格外豁達,思想格外純淨,行為舉止格外坦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明媚的瀘沽湖,注定了要有神奇的摩梭人來相伴相守的。

※本文作者:shatanba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