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四季,香遠溢清——《紅袖添香》散文實習編輯如是說

牐犚磺猩物都能通過生殖留下後代,但只有人類能通過後代留下美名、事業和德行。然而,為什麼有的沒有留下後代者留下流芳百世的功業,因為他們雖然未能複製一種肉體,卻全力以赴地複製了一種精神。因此這種無後繼的人其實是最關心後事的人。
牐牎—引自《培根論人生》

牐牶煨潯嗉們所做的其實就是在“為別人做嫁衣裳”的同時,利用網路複製著一種包容、平和的精神!
牐犖胰鮮逗煨涫奔淅奐撇蛔鬩荒輳還是文學朋友推薦的。當初的第一印象是網頁界面和速度,進一步認識的是文章更新快和人氣。
牐牭筆保在紅袖我看了好的文章,見下面有評論欄目,也就想說幾句。輸入“留言”後,可系統提示要求註冊,這不就試著註冊登記,在被評論者熱情洋溢的回函(站內訊息)問及我的文章和篇數時,才明白自己來這裡做什麼的另一層意義。一種虛榮促使,不得不將刊發在《雜文報》上的雜文《人狗論》貼上投上,第二天便在雜文更新列表里看到了自己的文章。還見到編輯的留言:“……該文部分字不能顯示,失色不少……”云云。至此也就認識到紅袖網站是個藏龍臥虎、人才濟濟的地方,也就更進一步地認識了她。

牐1994年,我主編的《洋河書畫報》因故解體後,便應聘一家實體文化藝術報社的一名書法篆刻編輯,兼作品賞評。從事的是每周發一件作品的審稿任務,是由作者將作品拓片或原件寄給我,內附寫明自己詳細通訊地址、聯繫電話和回函郵資的空信封一枚(以備退稿處理),我將每日收到的稿件仔細審核後,寫出相應的賞評文章(200字以內的“之乎者也”類文章),再將稿件用掃瞄器輸入電腦,發電子郵件至報社,該版責編複審後,便可在每周二見報。報社將樣報和稿費直接寄給作者本人,就是這樣一個工作過程。從原來手工操作往返於郵局,到後來的電腦、網路;從年薪不足600元,到如今的年薪2500元,已歷時近十年。我從事的這項工作,可以說直接掌握著作者作品的生殺大權。牐
牐牰琳嘰游業奈淖種薪饢霰救聳且晃弧襖溲殺手”或“千年老客”(因文辭復古之故),甚至認為我是一位“腐朽了的老傢伙”。文字的“專橫跋扈”和我所從事工作性質的“剛愎自用”,又有“專家”自居的霸氣作怪,工作上自然是諸多地方不近人情,說話甚至包括與讀者作者回函,幾乎毫無商榷餘地。如是許,自然而然地被反映到總編和社長那裡,“小報告”的逐漸增多,我的處境極其尷尬。為了平衡報社組織關係,我不得不做自我反省。認為只有認真學習現代文寫作,才是唯一的捷徑。
牐犜諶鞝說墓露佬奶的驅使下,曾一度瀏覽於諸多國內文學網站。為了學習新文學寫作,飢不擇食地進入一家網站任過三天雜文編輯和散文《心靈雋語》管理員,因為和另一位管理員意見分歧和系統管理員的不信任而告別了那份極其被動的“消遣”。

牐牻崾逗煨浜螅在內心極度孤獨、苦悶等複雜心態下,閒暇便試著寫起小文來,那些不成文的“組字”在縴手破新橙、陳強、金翼、吸菸的狐狸、昨日王侯、粒粒風塵、湖蘭小蝸牛、汪建中等等諸多編輯的呵護下,一篇篇“浮出水面”,勉強與網路讀者見面了……並形成了自己的文集《白鶴飛》。認真品味紅袖這些編輯們的文章,以及從站內訊息的簡短交流中不難看出:他(她)們都有一種平和、包容的心態……這也是“老夫”最為之所嘆服膜拜的主要原因之一。
牐2004年底,在散文組斑竹的幫助下,被紅袖考核審查合格後批准進入實習編輯行列。第一步是,寫50篇散文評論。這可能是考核實習者對文章審核的認真程度(我認為)。
牐犖矣冒咧窀予的實習編輯論壇網址登錄後,就可以看到編輯部實習編輯的“條條框框”了。認真閱讀後,就會知道做紅袖編輯的如何不容易,就會進一步認識紅袖文章為什麼不乏精品和人氣越來越旺的原因。
牐犑煜ず螅自己便按要求到紅袖首頁去找自己喜歡的文章,從頭至尾認真地讀起來,有時一遍不行兩遍,甚至看三遍……然後在文章的評論框裡寫下自己的對該文觀點看法,再到“實習編輯論壇”寫作業的留言連結代碼……從實體編輯到虛擬網路編輯,這個變化加上自己的過於激動(確切地說是愚笨),斑竹“暈”了若干回後,還是給我發了個“塞上雲鶴寫作業,到這裡來”的站內帖子,讓我在她開的貼子後面寫作業。我便按著提示在指示的位置重新寫了起來。和我一起在“魔鬼訓練營”(這是同事們對實習編輯這段經歷地點的稱呼)工作的是歌詞組實習編輯、小調皮“淚色水晶”,我便學他的方式一直在寫,直到64篇,也沒有見領導來審核。我想也許是領導在考驗我的耐心,接著寫吧!

※本文作者:散文審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