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學的影響

牐犑年前,有箇中文系畢業的中年人對不明目的、沒有目的、狂熱的喜歡文學的我說,熱愛文學只是一個年齡的問題,過了這個年齡,你就知道文學的虛枉,你就知道文學其實一點用也沒有。當時的我聽了很反感,也很不屑。認為一個中文系畢業的人居然沒有狂熱地愛上文學,居然對文學一點感覺也沒有,居然淡漠到了這種程度,還試圖阻止和說服我,實在是有點莫名其妙,而且純粹是他自己偏狂的一己之見。當時的我憤憤的想,我肯定不會的,我會一直喜歡和熱愛它。即使我只是喜歡,也至少讓自己的內心會因為文學而純淨一點,光亮一點,能夠遠離社會世俗的偏見。
牐犑年過去了,我好像要給他作一個證明似的。不知什麼時候起,文學離我已經很遠了。心,早已經不再是以往那顆稚嫩、單純因為一片葉子,一滴露珠,一朵雲彩,一縷輕風就易感易奮,就思緒翩翩,就靈感飛揚了。不是了,這些年來的四處飄泊,生活的種種坎坷和不順,心靈的種種難以言說的傷痕和剪熬,心,早就由原來的透明、天真和稚嫩,變得日益的麻木和遲鈍。不再了,面對生活,那種單純爛漫的心態,那種熱烈的嚮往和憧憬,那種曾有過的萬丈的豪情和熱情。而現在,面對生活,知道要去相信和肯定,去迎接和等待,知道要學得平靜和坦然,但更多的卻是懷疑,疑問,是衡量和思忖。是該不該,行不行,能不能。而不是原來的不知天高地厚和無所顧及無所畏懼的勇往直前。也許現在,更多的是一種理想和現實不能統一無法逾越的感慨,一種類似於美人遲暮時的平靜和無奈,就像一枚秋天的樹葉,經過了春的萌動,夏的勃發,現在就順著時光地慢慢累積,緩緩地走向成熟和將要到來的凋零。在這些悄無聲息的蛻變當中,文學,不再是必需的鹽和水,不再是撫慰心靈的良藥。不再是失望或希望時的安慰或激勵,不再為了書中一段悽美的愛情而落淚,不再為了一段新奇的描寫新鮮的用詞而雀躍和感慨。不再捧讀大部頭的名著,不再去想每天要看幾頁,要幾天才能看完之類。不知不覺之中,文學就從鹽和水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調味品。那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唯美。看的時間長了,人就不現實了,滿腦子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太虛,太弱,就像現在的大棚菜,鮮嫩鮮嫩的,但不能暴曬在陽光之下。因為現實生活與書中的生活實在是相去甚遠,現實生活中充斥著油鹽醬醋和蔥花味,而書中只有陽春白雪和高山流水。只可靜靜去欣賞,而不可妄想擁有它。而人活著,不可能光為了欣賞,為了幻想,就一直沉浸其中,還有更多更實在的事要去做。一個並不聰慧的女子,並沒有因了書的浸潤,文學的靈氣而變得冰雪聰明。依然在生活紛煩蕪雜的人情世故中,應付和處理得魯莽和笨拙。文學的功用是什麼?就像有人問易中天先生:歷史的功能是什麼。易中天說:乃無用之用。我想文學對於人亦是如此。乃無用之用,卻能夠無為而無不為。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但它可以浸潤你的性靈,陶冶你的情操,淨化和洗滌你的靈魂。時時讓你自省,審時度勢,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和定位,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但很容易地,就讓原本就善感多愁的我更加敏感,多疑,和脆弱。不知不覺的,憂傷就常常在不經意間襲來。在潛意識裡,總是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孤獨而悲涼地前行。沒有同伴,精神上更沒有知己。叔本華說:幸福是一種否定狀態,痛苦是一種肯定狀態。幸福的一轉身就是痛苦。相對於長長的一生,幸福只是一瞬間,而痛苦則是長久的存在。真的在一生之中,能夠做到專情而深情的人不多。看多了人性中的弱點和劣性,心裡就更容易滋生悲觀和消極。別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可能就會讓自己受傷。人人都希望自己像煙花一樣地絢爛,可是殊不知生命卻是何其地脆弱。所以希望,隨著時光的流轉,能夠越來越堅強,直到無視別人不經意的傷害。直到堅強到哭哭著笑了。

※本文作者:逆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