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歌——《蒿里行》

《蒿里行》原文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注釋

⑴義士:指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將領。

⑵興兵:起動,發動軍隊。

⑶討群凶:指討伐董卓及其婿牛輔,其部將李傕、郭汜等惡人。

⑷會盟津:也稱孟津,在今河南省孟縣南。相傳周武王起兵伐紂時,中途曾和聯盟反紂的八百諸侯會合於此地。這裡用“會盟津”代指各路討董卓軍隊的結成聯盟。

⑸乃心在鹹陽:指各種義軍心向漢王室。《尚書·康王之誥》:“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無不)在王室。”這裡是化用其句。鹹陽:秦代的國都,這裡代指長安,當時漢獻帝已被董卓挾持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以上二句是說,這些討董卓的各路人馬,開始時也都說是擁護長安的帝室。

⑹雁行(háng):鴻雁的行列,比喻諸軍列陣後觀望不前的樣子。以上二句是說,各路會師後,在敵人面前卻表現了各懷鬼胎,一個個互相觀望,畏縮不前。

⑺嗣還(xuán):隨即。還,同鏇。

⑻戕(qiāng):殘害。東方各路軍閥退兵後,隨即互相殘殺起來。

  《蒿里行》譯文

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

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後,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後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由於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屍骨曝露於野地里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裡令人極度哀傷。

《蒿里行》賞析

《蒿里行》運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實,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這首詩不僅對因戰亂而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同情,而且對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惡元兇,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它是漢未之實錄,是史詩也。

全詩風格質樸,沉鬱悲壯,體現了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氣魄和憂患意識,詩中集典故、事例、描述於一身,既形象具體,又內蘊深厚,是曹操比較成功的作品,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讓讀者了解當時的歷史事實,還能領略作為詩人曹操的獨特文風。

《蒿里行》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漢族。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屯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