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詩句——《春水》

  《春水》原文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春水》注釋

同上年。江淹《別賦》:“春水綠波。”

三月桃花浪①,江流復舊痕②。朝來沒沙尾③,碧色動柴門④。接縷垂芳餌⑤,連筒灌小園⑥。已添無數鳥⑦,爭浴故相喧。

(《英華》作:不知無數鳥,何意更相喧。上四春江水漲,下四春江景事。水深則線短,故釣須接縷。水高則近岸,故車可連筒。鳥浴聲喧,得水為樂也。)

①《漢·溝洫志》:來春桃花水盛。註:《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谷冰泮,眾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桃花水又見《杜欽傳》。趙曰:《韓詩》於“溱與洧,方渙渙兮”注云:“謂三月桃花水下時也。”②王粲詩:“率彼江流,爰逝靡期。”③曹毗賦:“飛鷺下乎沙尾。”④《別賦》:“春草碧色。”⑤《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⑥李實曰: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鏇轉與物同春之意。分明是沂水春風氣象。⑦朱超《獨棲鳥》詩:“寄語故林無數鳥,會入群里比毛衣。”

《春水》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期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