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雪的詩句——《雪後到乾明寺遂宿》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原文

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

風花誤入長春苑,雲月長臨不夜城。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

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檐瀉竹聲。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賞析

1081年(元豐四年)冬,黃州大雪。蘇軾在《書雪》中說:“今年黃州,大雪盈尺。吾方種麥東坡,得此固我所喜。但舍外無薪米者,亦為之耿耿不寐,悲夫!”蘇軾寫了好幾篇詠雪的詩詞,詩如《次韻陳四雪中賞梅》,詞如《滿江紅·大雪有懷朱康叔使君》。該篇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以寫景生動見長。首聯寫“雪後到乾明寺”。溫庭筠《俠客行》:“白馬夜頻驚,三更灞陵雪。”韋莊《和同年韋學士華下途中見寄》:“馬驚門外山如活。”第一句即化用溫庭筠、韋莊詩意,用“馬亦驚”來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銀色世界。一開頭就給人造成強烈印象,起筆不凡:“寫山光,真寫得出。”(陳衍《宋詩精華錄》卷二)第二句以“階前屐齒”寫“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寫他對雪景的酷愛——以先賞為快。

頷聯寫寺中雪景。風花指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長春苑,皇帝宮苑,歷朝多有,尉遲偓《中朝故事》:“長春宮,園林繁茂,花木無所不有,芳菲長如三春節。”不夜城,據《太平寰宇記》載,登州文登縣有不夜城,因日出於東,故以不夜為名。一般也用來形容燈火通明的城市,這裡指雪光映照,有如白晝。長春苑、不夜城皆指乾明寺。出句寫乾明寺也是“千樹萬樹梨花開”,時正嚴冬,梨花不當開,故置一“誤”字。對句寫乾明寺月光照於上,雪光映於下,有如不夜城一般,徹夜通明,故說“雲月長臨不夜城”。

頸聯抒發詩人對雪景的熱愛,蘇軾《西江月》:“可憐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未許”句,用法與此相同,這樣至潔至淨的銀色世界,決不能讓牛羊踐踏,破壞她的純潔。“且看”句,是想像雪晴之後,鴉雀戲弄於千樹萬樹梨花間,尤其可人。

尾聯寫“遂宿”。前句寫留宿乾明寺,後句申說留宿的目的是要欣賞大雪融化之景。雪大,融化時的雪水必多,流動時會發出聲響。

此詩算不上蘇軾詠雪詩的最上乘,但也決不像紀昀所批評的那徉“俗”、“拙”、“不成語”。(《紀評蘇詩》卷二十一)這首詩少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寫景很形象,如同讓讀者也置身於這一銀色世界一樣。二是感情真摯,特別是後四句,充分抒發了他對這一至淨至潔的雪景的熱愛,反映出他的生活情趣。由此表現出,他即使在被貶的地方,生活態度仍然是積極的,並不以個人的遭遇介懷。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