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詩——《杭州春望》

《杭州春望》原文

望海樓明照曙霞,

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

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

草綠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鑑賞

前兩聯主要是寫自然景色,下一聯則把重點轉到風物人情上。“紅袖”指織綾女子。“柿蒂”指綾的花紋。詩人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語意雙關。詩人原註:“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趁梨花”是指正好趕在梨花開時飲梨花春酒。此聯上句寫遊人沽飲,下句寫婦女織綾。梨花飄舞,酒旗相招;紅袖翻飛,綾紋綺麗。詩意之濃,色彩之美,讀之令人心醉。

末聯又將目光移到遠處,表現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結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沙堤,簡稱白堤。詩人原註:“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裙腰”這個絕妙的比喻,不僅繪出了春日白堤煙柳蔥蒨,露草芊綿的迷人景色,而且把從遠處俯瞰西湖的景象表現得十分逼真生動,同時,寫裙腰,自然使人聯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飄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山裙,又自然使人聯想到嫵媚秀麗的西湖,莫不正是美麗少女的化身?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二者的構思,卻是一致的。

這首詩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徵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畫面以春柳、春草、春樹及江水、湖水的翠綠為主色,又以梨花、紅裙、彩綾、酒旗加以點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間,將杭州的春光裝點得美麗無比,洋溢著濃郁的春意。詩在寫法上,由城外之東南,寫到城內,然後又寫到西湖,遠近結合,錯落有致,而又層次分明,次序井然。同時,又將寫景同詠古,攝自然之景與記風物人情結合起來,使景物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詩味,透露出詩人抑止不住的讚美之情。

《杭州春望》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