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越劇盔帽

越劇盔帽

越劇早期男班演傳統戲時的盔帽,是借用生活中的秀才帽或有額玉的瓜皮帽,有的是在拆除破舊小廟時從菩薩神像頭上取下的盔帽。以後租用紹劇、京劇的服裝和盔帽。女班進入上海後,主要演員有了“私彩行頭”,身上穿的戲服、頭上戴的盔帽都是到南恆泰彩靴店或廣東路戲服店買的。而其他穿“堂中行頭”的演員,則是穿戴租來的戲服、盔帽。這些盔帽基本上是承襲了京劇或崑劇的帽箱制,如《香箋淚》《梁祝》中小生戴的盔帽,都是京劇的文生巾。

在新編歷史劇中,越劇把歷史生活中的“進賢冠”“方山冠”“通天冠”“束髮冠”“法冠”“巧士冠”“緇布冠”等加以改良,運用到舞台人物中來。傳統鳳冠是皇后、嬪妃和公主所戴,女子在婚禮大典時也戴這種鳳冠。越劇除了傳統劇目中仍戴鳳冠外,一般在其他劇目中不再戴這種裝滿絨球的鳳冠了。如《打金枝》中的公主、皇后,《長樂宮》中的皇后,《孟麗君》中的孟麗君,都改鳳冠為額形,或裝插,頭上露出髻發,採用正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或對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後再把“如意”“單鳳”“步搖”等頭飾進行裝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