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內容: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篆書

廣義包括隸書以前的所有書體以及延屬,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國古文、小篆、繆篆、疊篆等等;狹義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書變體,極為繁伙,。古人認為篆書為倉頡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漢人名為'大篆',詳'大篆'條。其後列國分治,諸侯力政,文字異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漢人稱為'小篆','詳小篆'條。篆書字劃圓轉,結構依六書之義,故唐孫過庭謂:“篆尚婉而通”。

大篆

漢字的古代體之一。它的名字見於漢代著作,與'小篆'對稱。廣義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書體,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籀文和六國文字等;狹義專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銘文等。

籀文

(籀書)周代文字,一般認為即'大篆'。或謂與大篆不同,名之"籀篆",甚至視為'奇字'。從廣義來說,'籀文'包括大篆、小篆、、古文等;從狹義說,僅指《史籀篇》文字,即宗周之書。秦李斯據以制'小篆',遂以籀文為'大篆'。

籀篆

實同'籀文',即'大篆'。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分列'籀文'和'大篆',認為'籀文者,周太史籀之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明趙宦光《寒山帚談》卷上《權與一》亦持此見,以為篆書中'一曰《籀篆》,《詛楚文》,《鐘鼎識》、及《嘯堂錄》,以至楊氏《書統》所載及古篆諸韻,取其合於許氏所取作"籀書"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據此,則趙氏所言'籀篆'多同'金文'。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1]·敘》注中曾力辨其謬,認為'籀篆'實即'大篆'也。近時學者折中兩說,以為從字型上說,'籀篆'與'大篆'(主要指《石鼓文》)尚有差別。故如趙宦光等分列'籀篆'於'大篆'之外,其說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