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資料:古代“離”字無離意

如今的“離”字當“離開”“離去”講。但在古代它和“離開”“離去”不沾邊,它是人們用“捕鳥網”對鳥類進行“捕獲”或“捕獵”的意思。

這一點我們從甲骨文的“離”字字形中,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甲骨文的“離”字,上面是一隻振翅欲飛的小鳥,下面是一個帶長柄的捕鳥網,它是一個典型的會意字,形象逼真,表示用網將鳥捕獲。小篆的形體趨於繁化,而且發生了訛變,左邊還是甲骨文字形的結構,上面的“鳥(隹)”移到了右邊,下面的網在柄上又加了一隻“手(又)”,表示用“手”握著“網柄”,而原來的“鳥”形移到右邊後變成了“隹”字,“隹”就是“鳥”。繁體楷書“離”就是這樣從小篆沿襲過來的。後來,人們發現“離”字的筆畫太多,就把“離”字右邊的“隹”去掉,變成了今天的“離”字。

正像“扇子”的“扇”和“犁子”的“犁”一樣,“離”字也是既可以作動詞又可以作名詞,它後來又成了一種鳥名。在古代,“離”就是今天的黃鸝,是“鸝”的本字。《說文解字》曰:“離,離黃倉庚也。”《易·說卦》:“離為雉、九家,離為鳥,為飛、為鶴、為黃。”《顏氏家訓》:“離則配禹。”還有《詩·邶風·旌丘》:“流離之子。”等等,這裡的“離”都當“鸝”字講。

既然“離”字當“鳥”或“用網捕鳥”講,那么在古代,哪個漢字又表示“離開”呢?去!古代的“去”字就是“離開”“離去”的意思。甲骨文的“去”字,上面是一個“大”字,就像一個“站立的人”,下面是一個“口”字,表示“打開門出去”。它也是一個會意字,是“離開”的意思。金文字形與甲骨文上半部一樣,下面的“口”字變成了“止(趾)”,表示用腳走出去,但字義還完全一樣,還是表示“離開”的意思。《說文解字》曰:“去,人相違也。”“人相違”就是“人與人相背”,相背不就是“離開”嗎?《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去齊。”《詩·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左傳·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春秋·莊公四年》:“紀侯大去其國。”《戰國策·齊策》:“不能相去。”《穀梁傳》:“大去者,不留一人之辭也。”這裡的“去”都是“去”的本義,是“離開”的意思。如果翻譯成“前往”“到達”就驢頭不對馬嘴了。我們現在還在用的“去世”“去職”也是“去”的本義。

既然鳥被捉住了,就要離開大樹離開它的同伴,時間久了,“離”字的本義就漸漸失去,只剩下它的假借義“離開”“分離”了。如今我們再見到這個“離”字,絕不會把它和古時候的“捕鳥網”聯繫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