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資料:“朱門酒肉”的“臭”

杜詩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對於其中“臭”字的理解,卻有不同意見。大多數人理解為“腐臭”,少數人理解為“香氣”,也有人理解為“氣味”。

凡事習慣於尋找標準答案的人,一定會問: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我認為,這三種理解可以說都是正確的。因為,它們各有理由和證據:

“腐臭”說,可以有如下理由和證據:

一、同一首詩的上一句中有一個“香”字,“香”與“臭”構成對照。杜詩《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上一句詩“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香橘”、“臭肉”隔句對應,相反相成。

二、唐詩中,“臭”字有不少“腐臭”義的用例。例如:張九齡《雜詩五首》“生性苟不夭,香臭誰為中。”孟郊《秋懷》“詈言一失香,千古聞臭詞。”韓愈《譴瘧鬼》“求食歐(嘔)泄間,不知臭穢非。”元稹《後湖》“臭腐魚鱉死,不植菰與蒲。”白居易《問友》“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寒山《詩三百三首》“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早於、晚於杜甫的都有。

三、黃山谷引《孫子新書》云:楚莊攻宋,廚有臭肉,尊有敗酒,而三軍有飢色。其中“臭”、“敗”對應。

四、可以表現杜甫對於貧富不均現象、對“朱門”奢侈生活的憤怒之情。

“香氣”說,可以有如下理由和證據:

一、“朱門”包括皇帝行宮。一般讀者可能是把“朱門”理解為富貴之家的,但從詩歌上下文看,應是指唐玄宗驪山行宮,當然也可能兼及“衛霍室”即楊國忠之類皇親國戚之家。皇宮之內,有專人管理,職責鮮明,儘管酒肉多得吃不了,大約也不至於酸臭腐敗掉。再者“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云云,說的也是食物的名貴精美。

二、唐詩中,“臭”字有“香氣”義的用例。上官昭容詩句“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張說《肅和》“躬祼郁鬯,乃焚膋薌。臭以達陰,聲以求陽。”駱賓王《詠懷》“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韓愈《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鹹有見及語樊封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金舂撼玉應,厥臭劇蕙郁。”也是早於、晚於杜甫的都有。

三、唐詩中有“酒肉臭”指“酒肉香”的用例。那就是,元稹《估客樂》“歸來始安坐,富與王家勍。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

“氣味”說,可以有如下理由或證據:唐詩中,“臭”字有“氣味”義的用例。魏徵《雍和》“載絜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遠,無聲無臭。”白居易《悲哉行》“沉沉朱門宅,中有乳臭兒。”

相比之下,“腐臭”說和“香氣”說旗鼓相當,“氣味”說理據較為薄弱。

說實話,在“腐臭”說和“香氣”說之間,我也很難定奪。要說“朱門酒肉臭”就是“朱門酒肉太多吃喝不完,都變質發臭了”呢,那它跟下一句“路有凍死骨”同屬切責之語,不能生成張力。我們知道,杜甫是很喜歡在兩個詩句之間製造張力的,例如《醉時歌》的開頭四句:“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兩兩對照,震撼人心。說“朱門酒肉臭”就是“朱門之內酒肉飄香,生活極盡奢華”吧,杜甫另一首詩,《驅豎子摘蒼耳》中的“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兩句,似乎又跟《孫子新書》的“廚有臭肉”“三軍有飢色”有淵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