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手抄報:拒絕中國式“剩宴” 

“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有一種公益叫光碟!所謂光碟,就是吃光你盤子中的食物。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你,願意嗎?”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得到越來越多的網友認可,許多演藝界的知名人士、官方認證的餐飲行業也都加入到“光碟行動”中來。一時間,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吃乾淨的餐具和打包帶走的剩菜剩飯成為風尚。

環保手抄報:拒絕中國式“剩宴” 

網名為“DLTV東伊”的網友說,支持光碟行動。想想天寒地凍缺衣少食的孩子們,自己節省的每粒米每顆菜都足已為他們撐起一片天。大家一起來行動!不留剩飯,節約糧食!

同時,也有較為知名的連鎖餐飲行業在微博上建議:“餐廳應建議大家適量點菜,如果吃不完最好打包,希望所有的餐飲業同業都能行動起來,盡一分力。”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與此同時,飢餓卻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萬人因飢餓喪生,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

網友“日光傾城sunnycity”說:“每次參加各種宴會,最後剩下的那個菜那叫多啊,就那樣給倒了,真讓人心疼。明明吃不完,但點菜時點得多多的,否則就覺得沒面子。大家都這樣做,也就不覺得自己錯在哪裡,真讓人無語。”

網友“xfwangwu”則說:“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面子?不知這是抹黑了誰的臉。”

“中國人大吃大喝的問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遭到過熱議,明知道是浪費卻因為‘面子’文化一直未杜絕。”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於長江認為,奢華浪費的吃飯方式成為中國人講面子、講排場、體現熱情的表達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認為,大吃大喝導致“剩宴”的問題還在於公款吃喝風行,“比如在接待這種事情上,下級擔心其成為評價體系的一部分,所以當然要上最好的飯菜,反正不是自己買單。”

2024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陳代富曾說過,面臨嚴峻的資源短缺形勢,國人應該要有危機感。各類宴席上,無論是公務接待還是私家宴請,宴席散時總是吃得少,剩得多,公務接待剩得尤其多。為此他和一些代表建議國家制定《反浪費法》,制止、防範和懲處浪費行為。

“理性吃飯並不等於吃不飽吃不好,酒店廚師也並不希望看到餐桌上剩下一動未動的菜。”上海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經理周杰說。

“中國已經過了勸人吃飯的年代,健康的吃飯理念,理性的生活方式會慢慢成為主流,而杜絕中國式‘剩宴’仍需每個人的反思和努力。”於長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