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抄報:暗物質里藏著宇宙質量之謎

在國際空間站上守望太空的阿爾法磁譜儀(AMS),“上崗”一年多來讓物理學家忙個不停。2月20日,該項目的提出者和首席科學家丁肇中透露,AMS首批數據的分析報告將在幾周內發表,很可能將是暗物質研究的階段性突破。

繼去年宣布發現“疑似上帝粒子”之後,暗物質正成為物理學界著力攻打的前沿目標,相關訊息和猜想不時見諸媒體。那么,暗物質究竟有多“暗”,物理學家又是如何計畫用科學之光去照“亮”它呢?

20世紀30年代,瑞士天文學家弗里茲·茨威基(Fritz Zwicky)研究了距離我們約兩億光年的COMA星系團,他先測量了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的亮度,通過已知的亮度和質量的關係,得出了可以看見的星系團質量。接下來,他又測量了各個星系的公轉速度以及它們到星系團中心的距離,通過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了星系團的總質量。他發表了一個驚人結果:在星系團中,看得見的星系只占總質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質量是看不見的,只能通過引力“感覺”到它們的存在。

為什麼要尋找暗物質?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dark matter)又稱為暗質,是指無法通過電磁波的觀測進行研究,也就是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暗物質不發光,也不反射光,無論用什麼波段的光,都找不到它們。

然而科學家卻相信,暗物質是確實存在的。這是因為質量泄露了它們的蛛絲馬跡。

1933年,瑞士天文學家茲威基通過測量發現,按照引力定律,所觀察的星系“質量不夠”,不足以使其凝聚在一起。此後幾十年中科學家對宇宙膨脹速度的測量、星系形成過程的模擬,也表明宇宙的總質量應該遠遠大於已知物質的總質量。

這些現象迫使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提出,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些暗物質並不是由現有物理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所構成的。暗物質只參與引力作用,讓恆星、星系和宇宙能成為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樣子;而不參與電磁力作用,因此使用傳統的手段無法探測。

目前的測算表明,組成人們已知物質的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只占宇宙的4%—5%,而暗物質則占了宇宙的23%,還有72%—73%是一種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也就是說,宇宙中絕大部分的物質和能量,對今天的科學來說都屬於未知。如果能找到暗物質,將使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向前邁進一大步,了解到更加深遠的物質世界。

AMS如何尋找暗物質?

為了尋找暗物質,被稱為“史上最昂貴的太空實驗”的阿爾法磁譜儀(AMS)應運而生。該項目由美國華裔物理學家、諾獎得主丁肇中在1990年代中期提出,造價20多億美元,重達7噸,於2024年5月由即將退役的“奮進”號太空梭發射升空,被放置在國際空間站上。

AMS是一個國際項目,核心部件就是由中國科學家研發製造的永磁體及反符合計數器。永磁體會使帶電粒子的運行軌道發生拐彎,通過測量彎曲程度,配合其他儀器測出的粒子質量、動量,就可以知道捕獲了何種粒子。AMS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驗證暗物質到底由什麼粒子組成。

AMS在最初18個月中,採集了250億次粒子事件。2月20日,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的丁肇中透露,AMS首批數據的分析報告將在幾周內發表,其成果有望幫助理解暗物質的構成。

根據目前比較主流的猜想,暗物質是由弱相互作用質量子(WIMP)組成的,而WIMP碰撞湮滅,會放射出日常很難見到的正電子。因此,如能測量到高比例的正電子,將是對WIMP暗物質理論的一種支持。

據參與AMS項目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陳國明介紹,AMS首批數據的分析顯示,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曲線在30―40GeV(註:eV為電子伏特,是粒子能量單位)區間開始向上,一直到300GeV。這是顯示正電子比例較高的一個指證。

AMS的數據由全球6個小組分析,並互相“挑錯”以達成一致。陳國明表示,中國小組的分析成果成為論文的關鍵環節。據介紹,正電子動量很高時,正負電荷的確定變得不容易;另一方面,正電子和質子由於帶電荷相同,也容易混淆。中科院高能所已就此研究了數年,數據分析相當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