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科學與文化的糾纏

隨著科學的發展,清明逐漸被眾多的科學家研究。

清明“節”之含義,如今已隨語境而定。擁有民俗學和自然科學含義上的雙重身份:既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久遠節日,更是一個天文學上的重要時間節點——節氣。

節氣,是古人根據觀測日影,在一年中定出二十四個節點,每一點指代的那天,即被喚作一個節氣。在365天的周期中,如果以立春為起始,清明就是第五個時間節點了。

這每一個時間節點,對應現代天文學,就是地球位於繞日軌道上的特定位置。而我們的先人,則通過影子的變化,實現了對時間節奏的把握。

竺可楨在他的《論新月令》里考證說:“四季之遞嬗,中國知之極早,二至、二分,已見於《尚書·堯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也。”

四季更迭,皆因赤道與太陽間存在夾角。一年中影子最長的那天,被古人冠名為冬至,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位於黃經270度;影子最短之日則被稱為夏至,正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之時。而春分、秋分正好將“二至”平分。

及至把4個時間節點再等分成二十四節氣,粗粗一算,已逾千年。在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編的《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提到了清明:“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

而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其實,從節氣的清明演變成節日,並不是歷史的偶然。施愛東博士將其解釋為“文化節日對時間符號的讓步”。

清明節手抄報:科學與文化的糾纏

此手抄報標題顏色醒目,主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