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手抄報:期望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諮詢師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心理健康手抄報:期望效應

許多事實證明,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相當一部分取決於周圍環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對自己的期待。心理學上常把這種深切期待變成現實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正面鼓勵表揚,努力去發現(或者發掘)孩子的優點和潛能,對孩子滿懷“期望”,從而產生了“期望效應”。不論什麼樣的調皮孩子,只要父母對他採取積極期待的態度,就必然會在與孩子的交往中表露出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積極發現自己孩子的每一點微小進步,小心呵護每一個可能稍瞬即逝的閃光點;孩子也會以自己積極主動有效的行動來對家長作出反應。這種親子關係的良性互動,能使親職教育順利有效地進行,親子間形成更為親切、融洽、和諧、默契的關係,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