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手抄報資料:全民提倡學雷鋒

由於老一代革命家的積極倡導,學習雷鋒的活動很快從軍隊向全國各行各業發展,迅速興起了一個全國範圍的學雷鋒熱潮。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和全國婦聯相繼做出決定,並以各種形式組織了學習和宣傳雷鋒的活動。《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報紙都用大量篇幅報導了各地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情況,以及雷鋒事跡、雷鋒日記等……隨著學雷鋒活動的深入開展,全國各行各業和各條戰線上,湧現出成千上萬雷鋒式的先進人物,社會上迅速地出現了一種奮發圖強、積極向上的精神,進一步地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新風氣。

海外史家關注的,也是學雷鋒的政治含義。有關著作提到的關聯事件,還有廬山會議後“林彪地位的上升”、“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批“合二而一”等等。邁斯納指出,60年代初,解放軍“首次出現在中國政治舞台上。軍隊的作用,最初基本上只限於宣傳方式。第一個被作為標準的毛澤東主義道德典範,並具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而被大力宣揚的軍人英雄,是具有傳奇色彩的雷鋒”。

但無論如何,雷鋒本人在世之時,畢竟算不上政治人物。其實,在絕大多數國人心目中,學雷鋒始終是一項提倡助人為樂的公益活動。不論其緣起如何,經過四十年磨礪,如今已被簡化為“再單純不過的符號”——可以“極凝練地概括為三個字:‘做好事!’。這顯然比用“政治掛帥”或“無私奉獻”概括“雷鋒精神”,來得更貼切、更平實、更少非議。至於近年仍有人願意探討“雷鋒精神”是屬於“共產主義精神”、“時代精神”還是“民族精神”;“雷鋒精神”與今日市場經濟、消費社會,是“對立”的、“互補”的,還是有可能“化合”的……就讓他們繼續探討下去好了。

過去大半個世紀裡,以平凡而偉大見諸各類官方出版物的英模人物,不勝枚舉:張思德、孟泰、時傳祥、朱伯儒、李素麗、孔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