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手抄報內容:俄國散文之父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和奠基人。1809年4月1日出生在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德縣大索羅欽鎮的一個地主家庭里。

果戈理自幼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藝術的薰陶,尤其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由於父親早逝,他離家去聖彼得堡謀生,曾經在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先後供職。正是在聖彼得堡的這段經歷令他飽嘗世態炎涼和小職員度日的的艱辛,使他看到了嚴酷的社會現實本質,官場的黑暗與腐敗,是對普通民眾身受的苦難非常理解。這些都成為他日後文學創作的素材和動力。

聖彼得堡在果戈理文學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正是在這裡,果戈理結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茹可夫斯基和普希金,這對於他走上創作道路有很大的影響。他與普希金的友情與交往傳為文壇的佳話。

才華橫溢的果戈理一生痛苦而短暫,但是創作的作品卻成為世界名著流傳至今。

1831年至1832年間,果戈理以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步入文壇,年僅22歲。這部小說集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創作相結合的產物,被普希金譽為“極不平凡的現象”,從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壇的地位。作品筆調幽默、清新,結合了優美的傳說、神奇的幻想和現實的素描,描繪了烏克蘭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謳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熱愛自由的性格,同時鞭撻了生活中的醜惡、自私和卑鄙。

除了寫作以外,1834年果戈理還曾在聖聖彼得堡大學任教職,不過為了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一年多後隨即棄職。在此期間,他相繼出版了《密爾格拉德》和《小品集》(後來又稱為《聖彼得堡故事》)兩部小說集,這些作品標誌著他創作上的一個新階段。果戈理將諷刺的筆觸轉向了揭露社會的醜惡、黑暗和不平,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特別是1837 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後,他將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無愧地站在普希金遺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果戈理的文學成就除了小說以外還有諷刺喜劇。1836年4月,著名喜劇《欽差大臣》在聖彼得堡亞歷山德拉劇院上演,轟動了整個京城。該劇逼真地反映了俄國專制社會的種種弊端和黑暗,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階級的醜惡和腐朽。成為聞名世界的文學作品。

1835年起,果戈理開始《死魂靈》的創作,這部沒有完成的作品是果戈理他作達到頂峰的標誌。《死魂靈》的第一部終於在1842年問世。這是一部卷帙浩繁、人物眾多的宏篇巨製,通過對形形色色的官僚、地主群像的真切、生動的描繪,有力地揭露了俄國專制統治和農奴制度的吃人本質,極大地震撼了整個的俄羅斯。後來,他在極度的苦悶中將先後兩次寫成的《死魂靈》的第二部手稿,也先後兩度付之一炬,果戈理的一生而窮困短暫,終身未娶,於1852年3月4日與世長辭,年僅43歲。臨終前,果戈理在精神上已經完全為向他施加不良影響的馬蒂厄神父所控制,他地說服果戈理放棄文學,獻身上帝。果戈理聽從馬蒂厄神父的旨意焚燒了《死靈魂》第二卷的手稿,在封齋期以常人忍受不了的方式守齋,每天只吃幾調羹燕麥糊和一片麵包。夜裡,為了不讓自己做夢,他努力克制自己不睡覺。守齋的結果接踵而至,他終於大病一場。在2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創作了系列佳作極大地豐富了俄羅斯文學的寶庫,終於成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代宗師。除了自己的造詣以外他還影響了一大批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如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岡察羅夫、赫爾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陀斯妥耶夫斯基曾坦言道:“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從果戈理的《外套》中孕育出來的。”果戈理被譽為“俄國散文之父”,而普希金是俄國文學中的詩歌之父,因此,他們兩人一向被譽為俄國文學史上的雙璧。

戈理主要的作品有:《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1831)、《聖誕節前夜》(1832)、《伊凡?費多羅維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媽》(1832)《舊式地主》(1835)《伊凡?伊凡諾維奇和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1834)《涅瓦大街》(1835)、《鼻子》(1836)、《畫像》(1842)、《外套》(1842)、《馬車》(1836)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