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黑板報:月餅的歷史起源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由於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經異化成中秋節食品和禮品。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出現,根據《洛中見聞》,唐僖宗曾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曾經提及:“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當中的“小餅”也即是月餅。而“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物,後來才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相傳元朝的時候,漢人在元人的統治下苦不堪言,朱元璋揭竿反元,但元軍控制嚴密,義軍無法傳遞訊息,為此劉伯溫獻計,在中秋節互贈糕餅,並在裡面夾紙條,上面寫著“八月十五殺韃子”,作為起義的訊號。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提及:“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可見月餅於當時流行於民間。清代已有詳細記述月餅製作方法的書籍。清楊光輔即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還有另外一個傳說,在清代你如果要反清的話,不宜太招搖。因此有人在台灣反清時,用一張紙包在類似今日的月餅里,告訴對方準備反清復明。因此也有一說,中秋節的起源自台灣明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