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實的傳說故事

從民間故事可以了解到當時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懷,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真實民間故事。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真實的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真實的民間故事篇一

柴進恩施三家店

南皮縣王莊村北有片廢墟,名叫三家店。這兒原來是個十字路口,南北、東西交叉著兩條古官道。張青與孫二娘結親後,傳說就在這兒開店謀生。

他們交結梁山好漢的事發後,縣衙都頭崔燦率二百多名兵丁前來緝捕。激戰一天,終因寡不敵眾,夫妻二人雙雙被擒,裝上木籠囚車,往縣城押送。

崔都頭一身血污,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押著囚車正往前走,只見野豬林里塵土飛揚,飛出一彪人馬,鷹鷂馬上架,獵犬馬後追中,中間紅馬上坐著一個年輕公子,英姿勃勃,精神抖擻。他就是大周柴世宗的後裔——小鏇風柴進。此時他是從西莊軒出來的在野豬林里圍獵一天,來東莊園歇息的。柴進見了崔都頭,勒馬跑拳問候道:“都頭辛苦!車上緝拿之人可是匪首李豹?”崔都頭還一禮,垂頭喪氣地道說:“唉!別提了!野豬林的李豹誰奈何的了他?就為捉這對鳥男女,折了我多少兄弟!”

柴進近前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差點失聲喊出來。礙於官軍,柴進忙退回來,強作鎮靜地對崔都頭抱抱拳頭;撥轉馬頭,無精打采地回到了東莊園。

晚上,家人端來射獵的野味,柴進哪有心思嘗一口?操練人馬的時候到了,柴進擺手免了,參星西斜,更鼓聲聲,柴進還獨自在書房裡轉磨磨。孫二娘夫妻落入虎口,性命難保,他怎能不心焦呢!

柴進的莊園離孫二娘的三家莊只隔十幾里。閒暇時,柴進常到這裡坐客,論江湖,談拳腳,惺惺相惜,關第處得很好。柴進是深知他們的底細的:二娘家住山東,三歲喪母,跟著爹爹長大,從小不習針鑿,專好舞槍弄棒,爹爹愛她若掌上明珠,把平生的武藝傳授給她,又請了些名師指點。二娘長到十七歲,出落得亭亭玉立,貌如芙蓉出水。這時她已十八般武藝在身,樣樣精通嫻熟。當地三十里五十村,很有名氣。不料知縣看中了她,定要娶為妾,幾次差人提親。二娘哪裡肯依?定要找一個武藝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如意郎君。知縣惱羞成怒,親自率人來搶親。二娘火起,打死了一個衙役,又把知縣打成了殘廢。為避禍與爹爹逃在江湖上,以後來到滄州李員外家當武術教師餬口。後來與張青結親,二人靠開店為生。二娘痛恨當官的,更恨那些流氓無賴。她害的都是這號人,決沒傷過一個貧若百姓。如今,他們大難臨頭,怎樣救得他們性命呢?

第二天一大早,柴進便差人去城裡送飯打探。一連兩天,還不見探子回報。柴進更是坐立不安。這兩天,他哪有心出去打——更無心操練人馬。家丁家將們知道主人的心事,都默不作聲,只等著主人的吩咐。他們深知柴進的為人:自幼喜好武功,長大後專好結識天下豪傑。他的莊園裡聚有四方奇人,吞金吐火,行雲走風,百十號人當中,會哪項的沒有?

再說柴進,見探子還沒回來,又要差人去打探。正在這時莊園裡黑壓壓湧進來一群人。說李豹帶人搶劫了大趙莊,還放火燒了村子。柴進聞聽,二話沒說,立刻披掛,點起百十號人馬,飛奔大趙莊而來。等他們趕到,土匪們早逃沒了影兒。柴進命人救滅了火,狠狠地打了幾下馬,好不沮喪地往回走。剛走到滄州官道上,正碰上去城裡打探的探子,探子惶惶地報告說:“大官人不好了!滄州府批下回文,明日要把孫二娘夫妻押赴滄州開刀問斬。”柴進聞聽,叫苦不迭,急得抓耳撓腮,不知如何是好。走著走著,猛然心生一計,心一橫,忙喚過心腹家將黑虎,如此這般地作了吩咐……

第二天,天色陰暗,野豬林里松濤陣陣。通往滄州的大道上,吱呀呀行著一隊車馬。崔都頭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揮動那口九耳八環刀,不住地吆喝著,催促快行。三十多個兵丁個個哭喪著臉,跟著囚車緩緩而行,真如同出大殯一般。二娘夫妻倆五花大綁,坐在帶釘子的囚車裡,動不能動,挪不能挪,如同猛虎落阱,縱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枉然。

囚車行到野豬林的深處,突然一聲鑼響,樹叢中跳出一百多個蒙面強人攔住去路。一個黑臉大漢跳出人群,端刀喝道:“此樹是俺栽,此路是俺開,要從此地走,拿出過路財,李爺爺饒兒性命!”兵丁們一聽碰上了李豹子,嚇得撒腿就跑。崔都頭大聲吆喝,哪裡止得住?只好挺刀來迎。二人擺開陣式,一個馬上一個步下,叮叮噹噹大戰起來。崔都頭哪是黑大漢的對手?三十多個回合後,漸漸不支,被黑大漢一刀砍下馬來。幾個沒敢跑的兵丁一看都頭腦袋沒了,誰還願再砸了吃飯的傢伙兒?哭爹喊娘,撒丫子就跑。

這時,樹叢中跑出一個青年,撕下面紗,急奔困車,舉刀“喀喀”兩下砸開了鐵鎖,急忙把二娘夫妻扶下車來。孫二娘夫妻見是柴進,又驚又喜,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原來這是柴進為救孫二娘夫婦,設得一計。柴進見二人已獲救,急忙催促道:“此地不是說話處,快走!”拉起二人鑽進了野豬林。

後來孫二娘夫妻在柴進家藏了些日子,以後柴進便把他們秘密地送到了二龍山。

真實的民間故事篇二

“醜郡馬”宣贊,臉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使口鋼刀,武藝出眾。先前因對連珠箭贏了番將,郡王愛他武藝,招做女婿,誰想郡主嫌他醜陋,懷恨而亡。

宣贊同大刀關勝、井木犴郝思文,一道征剿梁山,被俘後歸順義軍,東征西討,為梁山泊立下了漢馬功勞。這裡,不說他與郡主婚姻上的一段不幸,也不說他橫刀立馬,戰場上勇猛衝殺的英雄壯舉,但說他小時候廟殿裝羅漢的一段故事。

生在東京,長在東京,父親是一員朝中武將。

這年,皇上撥了一 筆巨款,讓重修普陀寺。宣贊的家就在普陀寺的旁邊,平時常時和夥伴們來寺里玩耍。

竣工這天,皇上傳旨要來寺里視察。一大早,寺里和尚就將殿堂打掃乾淨,嚴守門戶,但等著皇上御駕親臨。

宣贊和夥伴們可不管這一套,瞅個空子,又鑽進了寺廟裡玩耍。

寺廟的偏殿,塑有八百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宣贊和夥伴們便在裡面捉起迷藏來。玩著玩著,一個夥伴突然將一尊羅漢撞倒,泥塑的羅漢被摔成幾段。

小夥伴嚇壞了,宣贊也嚇壞了。因為這尊羅漢手舉陰陽棍,就在前面比較顯眼的地方。小夥伴見自己闖了禍,撒腿就想跑。這時,老方丈來了。一見這情景,當時就氣壞了。因為皇上就要來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給桶了漏子,這還了得!再塑,已經來不及了,這位置又是那樣的顯眼,冷丁少了一個,與整體又不協調,這可如何是好!

老方丈抓住小夥伴,就要揍他。然而就是揍死人,也於事無補。情急之下,宣贊想出一個好辦法。對老方丈說:“老師父,我有一個主意,不知可行不?”

老方丈正在火頭上,怒沖沖地說道:“你能有什麼辦法?除非你會變!”

“對,我就想變個羅漢,你看我這模樣,不用打扮就像………”

一句話,提醒了老方丈,仔細一打量宣贊的模樣,不由得轉怒為喜。暗道:這不傢伙長得倒蠻像!個頭像,不用化妝,真是一個天生的羅漢!事到如今,只有如此了。

老方丈讓小夥伴們立刻把碎泥胎搬出去,打掃乾淨,又讓宣贊手拿陰陽棍,拿個姿勢,立在那裡。嘿,與整個羅漢群混為一體,實在是太像了!

老方丈鬆了口氣。這時,皇上率文武百官視察來了。老方丈囑咐了宣贊幾句,慌忙迎駕去了。

皇上對新落成的普陀寺很感興趣,轉了正殿轉偏殿,最後來到了八百羅漢群像前。

宣贊拿陰陽棍,做著姿勢。畢竟是第一次經此陣式,不由得心兒呯呯直跳。一個姿勢站久了,腿也疼,胳膊也酸了。他緊咬牙關,硬挺著,心裡只盼著這幫人快些離去。

文武百官中,宣贊的父親也在其中。

眾百官陪皇上在八百羅漢群像前駐足觀賞,指指點點,評頭論足。宣贊的父親一眼掃上了手拿陰陽棍的黑羅漢。暗道:嗯?咋這么像我家宣贊?再仔細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啊?這孩子咋來殿里裝起羅漢來了!這要讓聖上看出破綻,驚了駕,豈不要招致滅門之禍!這可如何是好?

再說跟隨的老方丈,此時更是如熱夠鍋上的螞蟻,生怕宣贊被人認出,那還了得!老方丈在苦苦想著對策………

皇上來到了宣贊面前。情急之下,老方丈“哎喲”一聲,裝作崴了腳的樣子,把皇上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宣贊的父親藉機發作起來,大聲喝道:“混帳!如此大呼小叫的,驚了聖駕咋辦?”說著拔劍就要殺老方丈。

宣贊的父親也是為了吸引皇上和百官的注意力的。這一招兒還真靈,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和老方丈。

皇上還算仁慈,忙用手止了宣贊父親:“不得亂來,快去看看他怎么了?”

眾官圍攏過來,皇上也往前走了好幾步,離開了宣贊。老方丈鬆了口氣,宣贊的父親也鬆了口氣。

老方丈被人扶了起來,說明原因,連連責怪自己“罪過”。

經過這場小小的“變故”後,皇上的遊興大減,又往前走了幾步,掃了幾眼滿殿的羅漢,便走出了偏殿………

宣贊見皇上和文武百官都退了出去,這才長長地鬆了口氣………

真實的民間故事篇三

宋江劫糧

一天,梁山寨打探訊息的小卒稟報:濟州府的十三條糧船,早是從濟州出發,已過汶上縣地界,天黑時將靠安山鎮碼頭過夜。宋江聽了心想:這許多糧食,都是百姓血汗,如今正是春荒,山寨里屯糧也不十分多了,不如奪了回來。吳用也有意奪糧,對宋江說:“大哥,這安山鎮離梁山泊近在咫尺,又有河汊相通,若要奪糧,請早做定奪。”

宋江連連點頭,傳令水軍備下十條快船,一隊由李俊帶領,另一隊由張順帶領,每隊二十人,從安山鎮東西兩方劃近碼頭,夜交二更動手。

入夜,安山鎮碼頭的濟州府糧船,桅桿上吊著一隻只大燈籠,把河面照得通明。守船的官兵受了一天的顛簸,身子骨乏了,坐在船頭上,拄著桿長槍打盹。夜交二更,只見碼頭上游漂來幾條小船,箭一般靠近了糧船。守船的官兵聽見水響,打了個愣怔,搖搖晃晃地站起來,這時只見小船已經貼上了船幫。

“誰?”守船官兵大聲喝問。小船上的人,也不答話,扳著糧船的船幫一縱身子,嗖嗖地躥上了糧船。後頭糧船上守夜的官兵,見前邊出了事,一齊趕來,把小船上上來的人堵住,在前邊的船上廝殺起來。

約摸半個時辰,忽聽人有高喊:“不好了,尾船上有人偷糧!”正在前邊助戰的官兵一聽,慌了手腳,舍下前邊,又一齊向後退來。也真奇怪,前頭小船上上來的人,也不追趕,各自跳上了小船,一聲呼哨,飛一般地走了。等官兵退到後邊的船上,三條尾船上的糧食全不見了。官兵知道中計,想要去追,河面上卻連個人影也沒有。

原來,宋江令李俊把船從河上游劃近糧船,纏住守夜的官兵;叫張順逆流上去,爬上尾船,帶人搬運糧食。等小船裝載滿了,叫人故意喊叫,把前邊的官兵向後引,好叫李俊脫身。

宋江設計劫了這幾萬斤糧食,一半留在了安山鎮附近,散給了四鄉百姓;一半運回了梁山寨上,補做軍糧。事後,吳用又讓戴宗到安山鎮貼了一張告示,告示上寫:“凡過往官府糧船,須留下三條尾幫船隻的糧食,方可通行。如有違令,除將糧船全部奪走外,並將押運官吏處死。”末尾,寫著梁山泊寨主宋江的名字。

告示貼出後,有幾起官府糧船不聽,強行過境,宋江便派人截住全部糧船,殺了押運官吏。從此,再沒有人敢用腦袋去試梁山好漢的鋼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