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生平年表

1140年5月18日年 (宋高宗趙構紹興十年、金熙宗完顏亶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卯時,稼軒生於山東歷城之四風閘。

1147年 (宋紹興十七年、金皇統七年)稼軒八歲。稼軒之從學劉嵒老(瞻)。

1149年 (宋紹興十九年、金皇統九年)稼軒十歲。

本年十二月上旬,金平章政事完顏亮與駙馬唐括辨等同謀殺害金熙宗,完顏亮即皇帝位,並改皇統九年為天德元年。

1153年 (宋紹興二十三年、金貞元元年)稼軒十四歲。領鄉舉當在本年。(辛啟泰《譜》本年記事云:“先生年十四領鄉薦。按先生《進美芹十論札子》雲‘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蓋由此也。”鄧按:辛《譜》所云亦未知何據。《濟南府志》及《歷城縣誌》中均不載此事。既無可參稽,姑仍舊文著其事於本年。)

1154年 (宋紹興二十四年、金貞元二年)稼軒十五歲。燕山之行。

1157年 (宋紹興二十七年、金正隆二年)稼軒十八歲。再有燕山之行。

1158年 (宋紹興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稼軒十九歲。稼軒祖父辛贊之知開封府,當為由紹興二十五年至本年內事。

1160年 (宋紹興三十年、金正隆五年)稼軒二十一歲。稼軒祖父辛贊之卒,至晚在本年。

1161年 (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世宗(雍)大定元年)稼軒二十二歲。金主亮大舉南犯,稼軒聚眾二千,與耿京共圖恢復。

十月,金蔡州新息縣令范邦彥以其縣歸宋。(鄧按:稼軒與范氏先後南歸,忠義相知,後遂婿與范氏。其後邦彥之子如山與稼軒深相投契,至如山之子炎又為稼軒之婿。三世姻緣,均繫於范氏南歸一事,故特著其事於此。)

1162年 (宋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稼軒二十三歲。正月,稼軒奉耿京命,奉表南歸。十八日至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閏二月,耿京為張安國等所殺,稼軒縛張安國獻俘行在,改差江陰簽判。五月,皇太子昚受禪即皇帝位,是為孝宗。

稼軒以分兵攻金人之策乾張浚,不被採納,其事當在本年抵建康不久之時。稼軒之定居京口及其與范邦彥(子美)之女、范如山(南伯)之女弟之結婚。本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立春,稼軒為賦《漢宮春》詞。

1163年 (宋孝宗隆興元年)稼軒二十四歲。在江陰簽判任。夏,孝宗聽從張浚之建議,以李顯忠、邵宏淵二將率師渡淮,對屯戍宿州一帶之金軍主動出擊。初戰稍有克捷。既而二將不協,金之援兵大至,遂屢戰受挫,終致符離之慘敗。

1164年 (隆興二年)稼軒二十五歲。在江陰簽判任,賦《滿江紅》抒懷。秋冬間江陰簽判任滿,改廣德軍通判。

1165年 (乾道元年)稼軒二十六歲。在廣德軍通判任,奏進《美芹十論》,與周信道(孚)相結識。

1166年 (乾道二年)稼軒二十七歲。在廣德軍通判任。

1167年 (乾道三年)稼軒二十八歲。在廣德軍通判任。任滿,改建康府通判。

1168年 (乾道四年)稼軒二十九歲。通判建康府。時建康行宮留守為史致道(正志),葉夢錫(衡)為總領淮西江東軍馬錢糧兼提領措置營田(治所在建康),趙德莊(彥端)為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韓無咎(元吉)為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嚴子文(煥)為建康府通判,丘宗卿(崈)為建康府觀察推官,稼軒與葉衡及諸人或為契友過從之密,或相唱和,情誼之篤,當始於此年。

1169年 (乾道五年)稼軒三十歲。在建康通判任,患疝疾。

1170年 (乾道六年)稼軒三十一歲。召對延和殿。論奏“阻江為險,須藉兩淮”,又上疏請練民兵以守淮。遷司農寺主簿。作《九議》上虞允文。

1171年 (乾道七年)稼軒三十二歲。在司農主簿任。

1172年 (乾道八年)稼軒三十三歲。春,出知滁州。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創建奠枕樓,繁雄館。秋,友人周信道(孚)來滁相會,並作《奠枕樓記》。全椒縣僧智淳以宋太祖賜《王嵒帖》來獻,周信道代作跋。是年有奏議上君相,論敵國事。(周密《浩然齋意抄》載《鎮江策問》有云:“猶記乾道壬辰,辛幼安告君相曰:‘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紹定足驗矣。惜乎斯人之不用於亂世也。諸君有義氣如幼安者,百尺樓上豈能不分半席乎。”)稼軒婦翁范子美(邦彥)之卒,年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