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后列表

鈕祜祿氏不管生前死後都極受道光帝的寵愛及重視,從全貴人開始(實際冊封時未冊為全貴人而直接進位全嬪)、3個月後升全妃、一年後以17歲稚齡超越所有老資格嬪妃成為僅次於孝慎成皇后的全貴妃、而後皇貴妃,直至母儀天下的皇后。她於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眾說紛紜,成為清宮疑案之一。她生前完全不用憑藉子嗣的晉封速度堪稱清宮罕見,當皇后後鐵腕治後宮也說明了道光帝對其非比尋常的愛重支持,她死後其子奕詝(後來的鹹豐帝)能順利擊敗其他皇子最終繼承大統,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道光對她愛屋及烏。也因為孝全成皇后與道光帝感情極深,自她去世後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4.孝靜成皇后(1812年—1855年):

博爾濟吉特·雨寧,生於1812年6月19日(嘉慶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原為蒙古科爾沁左右翼(在今中國內蒙古通遼市境內)人,死後抬入滿洲正黃旗。初入宮為靜貴人,十四年為貴妃,二十年為靜皇貴妃。文宗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1855年(鹹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尊為康慈皇太后,8月21日(七月初九日)崩,享年四十四歲。

鹹豐年間初謚為: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不系宣宗謚,不祔廟。穆宗即位後,祔廟、加謚。尊謚為: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聖成皇后。有三子一女,分別為奕綱、奕繼(均早殤)、皇六子恭親王奕訢。皇六女固倫壽恩公主,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壽。孝靜成皇后是清文宗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的養母,雖然生前未成為皇后,但死後被鹹豐帝追封為皇后,成為清朝歷史上和順治董鄂妃一樣既非前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鹹豐皇后

1.孝德顯皇后(1828年-1858年):

薩克達氏,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鑲黃旗滿洲人。1828年(道光八年)出生,比鹹豐帝大四歲。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進宮,由道光帝替鹹豐帝冊立薩克達氏為嫡福晉。1850年1月24日(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世),無子女。清文宗鹹豐帝即位後,追冊謚曰孝德皇后。權攢田村,同治初,移靜安莊,沒過多久葬清東陵定陵,上謚。之後經過同治、光緒、宣統三朝皇帝的加謚之後,她正式的諡號是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徽懿恭天贊聖顯皇后。

2.孝貞顯皇后(1837-1881年):即慈安皇太后

慈安皇太后,俗稱東太后,簡稱慈安,名為鈕祜祿·瑞芬,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比鹹豐小6歲。於1852年(鹹豐二年)被選秀入宮,封貞嬪,貞妃,五月晉貞貴妃,六月奉旨立為皇后,時年16歲。1860年8月,鹹豐皇帝在熱河病死,年僅6歲的兒子載淳繼位,慈禧與恭親王奕訢定計,發動祺祥政變(辛酉政變),處死了肅順等輔政八大臣,慈安和慈禧兩太后垂簾聽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1881年4月8日(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戌時,年僅四十五歲的慈安皇太后猝然薨於鍾粹宮。五月,上尊謚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儀天祚聖顯皇后。九月,葬定陵東之普祥峪,曰定東陵,升祔太廟。宣統元年四月,加上尊謚誠靖二字,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3.孝欽顯皇后(1835年-1908年):即慈禧皇太后

葉赫那拉·杏貞,帶印脫逃革職、安徽徽寧池太廣道、贈三等承恩公徽征之女。道光十五年乙未十月初十日生,鹹豐元年被選入宮,初賜號為懿貴人。四年十一月,冊封懿嬪。六年三月,生皇長子,是為穆宗,鏇詔晉懿妃。十二月,行冊封禮。七年十二月,晉懿貴妃。十年八月,隨侍車駕出狩熱河。十一年七月,穆宗嗣位,尊為皇太后。

九月,還宮。十一月初一日,隨孝貞顯皇后御養心殿垂簾訓政,時年二十七,世人稱為西太后。同治元年四月,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后。十一年十月,穆宗大婚禮成,加上端佑二字。十二年二月,穆宗親政,加上康頤二字。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穆宗病痘,復訓政。十二月初五日,德宗入承大統,訓政如故。光緒二年七月,加上徽號昭豫莊誠四字。七年三月,孝貞崩,自是後獨訓政。十三年正月,德宗親政,後仍訓政。十四年二月,築頤和園成。十五年二月初三日,始歸政。鏇德宗以大婚禮成,加上徽號壽恭二字。三月,再因親政,加上欽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