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戰國典故

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人的活動,歷史學科是一門與“人”有關的學科,不同的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成長與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他們的相關事跡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春秋戰國典故,歡迎閱讀與借鑑!

中國春秋戰國典故篇一:魏加以驚鳥喻將

趙、楚、燕、齊、魏、韓六國聯合對抗秦國。一次,趙國派魏加到楚國去會見春申君黃歇,商談有關軍事聯盟的問題。

魏加問:“您有領兵的將軍嗎?”

春申君答道:“我準備叫臨武君擔任主將。”

魏加想:“臨武君是跟秦國交戰時吃過大敗仗的,對秦國心存畏懼,怎能當主將呢?”他想直言相告,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想了想,笑著岔到別處去:“我年輕時愛射箭,我來講個關於射箭的故事——”

春申君興致勃勃地說:“好啊,你講吧。”

於是,魏加講了起來:

從前魏國有個著名射手叫更贏,他的箭術,真是百發百中。

一天,他和魏王在京台下散步閒眺。忽見一隻大雁從東方飛過來。

更羸對魏王說:“大王,我只要空拉一下弓,不用射箭,就能使那隻大雁跌落下來。”

魏王說:“開玩笑!射箭技術再怎么高超,不搭箭空拉弓弦還不是白搭?”

更羸說:“怎敢跟大王戲言?大王您看——”

正說著,那隻雁飛到頭頂上。更羸馬上拉開弓,卻並不搭箭,只聽得一聲弦響,那隻大雁果然應聲落地。

魏王一陣驚嘆。

更羸撿起大雁說:“其實,這雁曾受過傷。”

“先生怎么知道呢?”

“這隻雁飛得很慢。它的叫聲很悽慘。飛得很慢,說明它受過傷;叫得悽慘,說明它和雁群失散很久。創傷還沒有痊癒,驚心還沒有平息,所以,這隻驚弓之鳥一聽弓弦響,就嚇得往高空飛。結果傷口破裂,支持不住,當然就掉下來了。”

魏王講完故事,又說:“臨武君也是驚弓之鳥,他是被秦國的弓所傷的。請他作抗秦主將的問題,請您重新考慮。”

春申君聽了魏加的巧妙勸告,覺得很有道理,點頭說:“先生說得很對,我一定好好考慮考慮。”

中國春秋戰國典故篇二:趙母上書揭兒短

趙母得到趙王要任用她的兒子趙括為大將的訊息,日夜塵臥不安。她知道兒子不是大將的料子,這樣的重任他擔不起呀!特別讓趙母不放心的是,眼下趙國的軍隊正在長平與秦軍對峙,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撤換了原先的大將廉頗。沒有實戰經驗的兒子走馬上任,打了敗仗,丟城失地,這不僅害了國家,也害了兒子。她決定寫封信給趙王,陳述利害得失。

趙母在信上寫道:“我的兒子趙括沒有能力擔任大將。大王不要以為他是大將趙奢的兒子,他一定也有大將的才能。其實,他們父子之間差距大著呢。他父親在世時做大將,每次得到大王的賞賜,從不留給自己和家裡的人,全部分賞給作戰勇敢的將士們。受命之日,整個身心都在帶兵打仗上,從不過問家裡的事。可是,我的兒子全然不像他的父親,大王獎賞給他的金銀財物,都藏在家裡,還時時準備著購置房屋田產。他的志向這樣短淺,心胸這樣狹窄,怎么能當好大將呢?我是從趙國的安危出發,請求大王不要委任我的兒子為大將。”趙王接到趙母的信,搖搖頭說:“天下哪有做母親的不為自己兒子升官而高興的呢?趙括的母親不贊成兒子做大將,真是個怪人,我不能聽她的話。”趙母知道趙王不聽自己的勸告,一定要任用趙括為將,生氣地又給趙王寫了一封信,說道:“我了解自己的兒子,可是你大王不聽我的話,日後趙括打了敗仗,這不是我的責任了,請不要連累我!”趙王只得同意了。

果然不出趙母所料,趙括擔任大將後,把廉頗原來制訂的軍紀都廢除了,加上指揮失誤,結果兵敗身死。趙王因為趙括母親有言在先,因而沒有株連她。

中國春秋戰國典故篇三:趙奢紮營惑秦軍

公元前270 年(秦昭襄王三十七年)。

這日上午,風和日麗,天空清明。在趙國都城邯鄲通往邊城閼與的道路上,一支5 萬人的部隊正在強行軍。可以看得出來,士兵們鬥志很高。

“將軍命令,停止前進,就地紮營。”突然,從中軍帳傳來了傳令兵的大聲呼叫。急速行軍的隊伍,像一條望不到盡頭的長龍,戛然停止遊動。

“怎么,才離開都城30 里路就紮營了?”

“我們是去解閼與之圍的,怎么剛走一個時辰便停兵不進了呢?”部隊一停下來,官兵們就議論開了。

“將軍有令,有誰敢提出軍事行動異議的,與此人同罪!”只見騎著高頭大馬的傳令兵,一路過來,手中提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

許多人一眼就認出,被殺的是一位剛才衝進中軍帳,向主將趙奢要求繼續開進的旗牌官。官兵們一個個驚駭得戰戰兢兢,誰還敢再提進軍救閼與的事呢?

就這樣,部隊在那兒一停就是28 天。趙奢命令官兵每日增修軍營和堡壘,大有要在此地長期駐留的意思。趙軍中下層官兵儘管心裡不滿,無奈軍令如山,只得忍耐著。

一日,一個前來探聽軍情的秦軍奸細被擒。

“好啊,今天我們可以好好出口氣了。”

“把這傢伙先宰了再說。”

一群士兵押著那個奸細,五花大綁地來到營門口。正準備開殺戒的時候,卻碰上了出營巡視歸來的趙奢。

“把他放下,帶到中軍帳來。”

趙奢把那位秦軍間諜帶到中軍帳中,那人心想;今天橫豎是個死了。可是,趙奢不但沒有殺他,反而置辦了美酒佳肴,熱情地把他待為上賓。然後親自把他送出營門。

送走秦軍間諜後,趙奢當即發出命令:全軍整裝出發,全速趕赴閼與。

趙軍在一晝夜間趕到了閼與附近。這時,一位叫許歷的人趕到中軍帳,對趙奢建議道:“將軍,秦軍未料到我軍會如此神速趕到這兒,但目前他們的士氣還很高,將軍你務必加強防務,待機破敵,不然我軍或許會吃大虧。”

趙奢聽後,點點頭:“你說得對。”

“我違反了你不準提建議的軍規,請酌情懲辦我吧!”許歷說。

“喔,等回到邯鄲再說吧。”趙奢笑了笑,“你還有什麼建議?”

“我認為,我軍要取勝,必當首先占據閼與北面山頭,這樣就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許歷大膽地建議道。

“對,你的分析很正確。”趙奢賞識地點點頭。

不久,戰鬥打響了。趙奢真的按照許歷的提議,發兵一萬,先搶占了北山。趙軍利用地形上的絕對優勢,向秦軍發動猛攻,一舉打敗了驕橫的奉軍,解了閼與之圍。

戰後,趙奢特地為許歷向趙王請了功。他還向官兵們解釋了為何停軍不進,又為何放走奸細的道理。

原來,在離都城30 里處駐軍,與放跑秦軍間諜,目的都是為了迷惑秦軍,給秦軍製造趙軍不會去解閼與之圍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