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就是讀故事

讀歷史就是讀故事 王馬共天下

劉聰攻下長安後,南方還在晉朝官員手裡。晉愍帝在被俘前留下詔書,要鎮守在建康(原名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的琅琊(音láng yá)王司馬睿(音ruì)繼承皇位。

司馬睿在西晉皇族中,地位和名望並不高。晉懷帝的時候,他被派到江南去鎮守。他帶去了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員,其中最有名望的是王導。司馬睿對王導言聽計從,把他看作知心朋友。

司馬睿剛到建康的時候,江南的一些大士族地主嫌他地位低,不怎么看得起他,也不來拜見他。為了這個,司馬睿心裡不踏實,要王導想個辦法。

王導有個堂哥王敦,當時在揚州做刺史,很有點勢力。王導把王敦請到建康,兩個一商量,想出一個主意來。這年三月初三,按照當地的風俗是禊(音xì)節,百姓和官員都要到江邊去“求福消災”。這一天,王導讓司馬睿坐上華麗的轎子到江邊去,前面有儀仗隊鳴鑼開道,王導、王敦和從北方來的大官、名士,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後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隊伍。

這一天,在建康江邊看熱鬧的人本來很多。大家看到這種從來沒見到過的大排場,都轟動了。

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顧榮等聽到這個訊息,從門縫裡偷偷張望。他們一看王導、王敦這些有聲望的人對司馬睿這樣尊敬,大吃一驚,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一個接一個地出來排在路旁,拜見司馬睿。

這一來,提高了司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王導接著就勸司馬睿說:“顧榮、賀循是這一帶的名士。只要把這兩人拉過來,就不怕別人不跟著我們走。”

司馬睿派王導上門請顧榮、賀循出來做官,兩個人都高興地來拜見司馬睿。司馬睿殷勤地接見了他們,封他們做官。

打那以後,江南大族紛紛擁護司馬睿,司馬睿在建康就站穩了腳跟。

北方發生大亂以後,北方的士族地主紛紛逃到江南來避難。王導又勸說司馬睿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來。司馬睿聽從王導的意見,前前後後吸收了一百零六個人,在王府里做官。

司馬睿聽從王導的安排,拉攏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鞏固了地位,心裡十分感激王導。他對王導說:

“你真是我的蕭何啊!”

公元320xx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晉朝。這就是晉元帝。在這以後,晉朝的國都在建康。為了和司馬炎建立的晉朝(西晉)相區別,歷史上把這個朝代稱為東晉。

晉元帝登基的那天,王導和文武官員都進宮來朝見。

晉元帝見到王導,從御座站了起來,把王導拉住,要他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

這個意外的舉動,使王導大為吃驚。因為在封建時代,是絕對不允許有這樣的事的。王導忙不迭推辭,他說:“這怎么行。如果太陽跟普通的生物在一起,生物還怎么能得到陽光的照耀呢?”

王導這一番吹捧,使晉元帝十分高興。晉元帝也不再勉強。但是他總認為他能夠得到這個皇位,全靠王導、王敦兄弟的力量,所以,對他們特別尊重。他封王導擔任尚書,掌管朝內的大權;又讓王敦總管軍事。王家的子弟中,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職。

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馬氏共同掌握了東晉的大權。

王敦掌握軍權,自以為了不起,把晉元帝不放在眼裡。晉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驕橫,另外重用了大巨劉隗和刁協,對王氏兄弟漸漸疏遠起來。這樣,剛剛建立的東晉王朝內部就出現了裂痕。

讀歷史就是讀故事 陸遜燒連營

曹丕稱帝的訊息傳到蜀漢,一時傳說紛紛,說漢獻帝已經被曹丕殺了。漢中王劉備還真的為獻帝舉行了喪禮。大臣們認為既然漢獻帝已經死去,劉備是漢家皇室後代,理應接替皇位。公元220xx年,漢中王正式在成都即皇位,就是漢昭烈帝。因為他統治的地區在蜀(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甘肅一部分),歷史上稱為蜀漢或者蜀。

劉備對東吳占領荊州,關羽被殺這件事,一直是十分痛心的。他即位之後,第一件要緊的事就是進攻東吳,報仇雪恥。

大將趙雲說,篡奪皇位的是曹丕,不是孫權。如果能滅掉曹魏,東吳自然就會屈服,不該放了曹魏去打東吳。

別的大臣勸諫的也不少,但是劉備說什麼也聽不進去。他把諸葛亮留在成都輔佐太子劉禪,親自率領大軍去征伐東吳。劉備一面準備出兵,一面通知張飛到江州(今四川重慶)會師。還沒有等劉備出兵,張飛的部將叛變,殺了張飛投奔東吳。劉備一連喪失兩員猛將,力量大大削弱,但他急於報仇,已經沒有冷靜考慮的餘地了。

警報到了東吳,孫權聽說劉備這次出兵聲勢很大,也有些害怕,派人向劉備求和,但是遭到劉備的拒絕。

沒過幾天,蜀漢人馬已經攻下巫縣(今四川巫中縣北),一直打到秭歸(在湖北省西部,秭音zǐ)。孫權知道講和已經沒有希望,就派陸遜為大都督,帶領五萬人馬去抵抗。

劉備出兵沒幾個月,就攻占了東吳的土地五六百里地。他從秭歸出發,急於向東繼續進軍。隨軍官員黃權攔住他說:“東吳人打仗向來很勇猛,千萬別小看他們。我們水軍順流而下,前進容易,要退兵可就難了。還是讓我當先鋒,在前面開路,陛下在後面接應。這樣比較穩妥。”

劉備心急火燎,哪兒肯聽黃權的話。他要黃權守住江北,防備魏兵;自己率主力沿著長江南岸,翻山越嶺一直進軍到了猇亭(今湖北宜都西北,猇音xiāo)。

東吳將士看到蜀軍得寸進尺,步步緊迫,都摩拳擦掌,想和蜀軍大戰一場。可是大都督陸遜卻不同意。

陸遜說:“這次劉備帶領大軍東征,士氣旺盛,戰鬥力強。再說他們在上游,占領險要地方,我們不容易攻破他。要是跟他們硬拼,萬一失利,丟了人馬,這是非同小可的事。我們還是積蓄力量,考慮戰略。等日子一久,他們疲勞了,我們再找機會出擊。”

陸遜部下的將軍,有的還是孫策手下的老將,有的是孫氏的貴族,對孫權派年青的書生陸遜當都督,本來已經不大服氣。現在聽到陸遜不同意他們出戰,認為陸遜膽小怕打仗,更不滿意,在背地裡憤憤不平。

蜀軍從巫縣到彝陵(今湖北宜昌東)沿路紮下了幾十個大營,又用樹木編成柵欄,把大營連成一片,前前後後長達七百里地。劉備以為這樣好比布下天羅地網,只等東吳人來攻,就能把他們消滅。

但是陸遜一直按兵不動。從這年(公元220xx年)一月到六月,雙方相持了半年。

劉備等得急了,派將軍吳班帶了幾千人從山上下來,在平地上紮營,向吳兵挑戰。東吳的將軍,耐不住性子,要求馬上出擊。

陸遜笑笑說:“我觀察過地形。蜀兵在平地里紮營的兵士雖然少,可是周圍山谷一定有伏兵。他們大聲嚷嚷引我們打,我們可不能上他們的當。”

將士們還是不相信。過了幾天,劉備看見東吳兵不肯交戰,知道陸遜識破他的計策,就把原來埋伏的八千蜀軍陸續從山谷中撤出來。東吳將士這才知道陸遜說的準。

一天,陸遜突然召集將士們,宣布要向蜀軍進攻。將士們說:“要打劉備,早該動手了。現在讓他進來了五六百里地,主要的關口要道,都讓他占了。我們打過去,不會有好處。”

陸遜向他們解釋說:“劉備剛來的時候,士氣旺盛,我們是不能輕易取勝的。現在,他們在這兒呆了這多日子,一直占不到便宜,兵士們已經很疲勞了。我們要打勝仗,是時候了。”

他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先去攻擊蜀軍的一個營,剛剛靠近蜀營的木柵欄,蜀兵從左右兩旁衝出來廝殺;接著,附近的幾個連營里的兵士也出來增援。東吳兵抵擋不住,趕快後退,已經損失不少人馬。

將軍們抱怨陸遜,陸遜說:“這是我試探一下他們的虛實。

現在我已經有了破蜀營的辦法了。”

當天晚上,陸遜命令將士每人各帶一束茅草和火種,預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只等三更時候,就直奔江邊,火燒連營。

到了三更,東吳四員大將率領幾萬兵士,沖近蜀營,用茅草點起火把,在蜀營的木柵欄邊放起火來。那天晚上,風颳得很大,蜀軍的營寨都是連在一起的,點著了一個營,附近的營也就一起延燒起來。一下子就攻破了劉備的四十多個大營。

等到劉備發現火起,已經無法抵抗。在蜀兵將士的保護下,劉備總算衝出了火網,逃上了馬鞍山。

陸遜命令各路吳軍,圍住馬鞍山發起猛攻,留在馬鞍山上的上萬名蜀軍一下子全部潰散了,死傷的不計其數。一直戰鬥到夜裡,劉備才帶著殘兵敗將,突圍逃走。吳軍發現了,緊緊在後面追趕。還虧得沿途的驛站,把丟下的輜重、盔甲堵塞在山口要道上,阻擋住了東吳的追兵,劉備才逃到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白帝山上)。

這一場大戰,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船隻、器械和軍用物資,全部被吳軍繳獲。歷史上把這場戰爭稱作“猇亭之戰”,也叫“彝陵之戰”。

劉備失敗之後,又悔又恨,說:“我竟被陸遜打敗,這豈不是天意嗎?”過了一年,他在永安(今四川奉節)病倒了。

讀歷史就是讀故事 驪山上的烽火

周宣王死了以後,兒子姬宮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麼國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樂,打發人到處找美女。有個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勸諫幽王,周幽王不但不聽,反把褒珦下了監獄。

褒珦在監獄裡被關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在鄉下買了一個挺漂亮的姑娘,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幽王,替褒珦贖罪。這個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音sì)。

幽王得了褒姒,高興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釋放了。他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後,心情悶悶不樂,沒有開過一次笑臉。幽王想盡辦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來。

周幽王出了一個賞格: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金子。

有個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鬼主意。原來,周王朝為了防備犬戎的進攻,在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驪音lì)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過來,把守第一道關的兵士就把烽火燒起來;第二道關上的兵士見到煙火,也把烽火燒起來。這樣一個接一個燒著烽火,附近的諸侯見到了,就會發兵來救。虢石父對周幽王說:“現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長久沒有使用了。我想請大王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許多兵馬撲了個空,保管會笑起來。”

周幽王拍著手說:“好極了,就這么辦吧!”

他們上了驪山,真的在驪山上把烽火點了起來。臨近的諸侯得了這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趕快帶領兵馬來救。沒想到趕到那兒,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伙兒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玩兒,你們回去吧!

諸侯知道上了當,蹩了一肚子氣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們鬧的是什麼玩意,看見驪山腳下來了好幾路兵馬,亂鬨鬨的樣子,就問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訴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見褒姒開了笑臉,就賞給虢石父一千兩金子。

幽王寵著褒姒,後來乾脆把王后和太子廢了,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原來王后的父親是申國的諸侯,得到這個訊息,就連結犬戎進攻鎬京。

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訊息,驚慌失措,連忙下命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因為上次上了當,誰也不來理會他們。

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裡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

犬戎兵一到,鎬京的兵馬不多,勉強抵擋了一陣,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馬像潮水一樣湧進城來,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殺了。那個不開笑臉的褒姒,也給搶走了。

到這時候,諸侯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合起來,帶著大隊人馬來救。犬戎的首領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為天子,就是周平王。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沒想到諸侯一走,犬戎又打過來,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平王恐怕鎬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國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因為鎬京在西邊,洛邑在東邊,所以歷史上把周朝在鎬京做國都的時期,稱為西周;遷都洛邑以後,稱為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