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市莫氏莊園對聯

霜為五文震嚴氣;
風從萬壑造新聲。
——趙之謙撰書莫氏莊園

赤泉駐年神木養命;
泛葉雲布映波瑕熙。
——趙之謙撰書莫氏莊園轎廳抱柱楹
莫氏莊園原系清代莫放梅祖孫3代居住的宅院。莊園坐北朝南,系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仿古建築群,1989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莫放梅,祖籍福建省人。原是經營木材的商人,積資巨萬。進而在平湖、金山、嘉善、海鹽等地占良田6100餘畝,同時開辦米行、錢莊、布店和入股電廠。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在平湖城關鳴珂里(俗稱南河頭)花白銀18萬餘兩建設此莊園,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建成,占地4850平方米,建築77間,建築面積2060平方米。光緒二十六年向清朝廷捐買“候補江蘇直隸州知州”、“欽加三品銜二品封典”。莊園建築結構為三軸四進,自南向北,一進高過一進,層次分明。外圍5.6米高的封火牆,建築按中、東、西三條軸線排列,主體建築在中軸線上,形成左中右三組縱列的封閉式住宅群。中軸線第一座是轎廳,陳列著一頂八人抬的三品綠呢金頂官轎和一頂便轎。廳兩邊懸有這副趙之謙撰書的抱柱對聯。四根柱子上端各有一木雕如意。正樑上的“覃恩”牌系光緒皇帝所賜。

五倫之中自有樂趣;
六經以外別無文章。
——潘振節撰莫氏莊園春暉堂《福祿壽禧》中堂畫幅側楹
莫氏莊園正廳“春暉堂”是全園的中心,為中軸線上第二座建築。青瓦立脊,朱紅廊柱,廊上廊下都有雕花,有遊廊四通。室內是盛的清代款式紅木家具,門窗的花格雕樓著翎毛花卉或吉祥圖案,天花板上懸著宮燈。正樑上的“春暉堂”匾系集明代董其昌墨跡。潘振節的六尺《福祿壽禧》中堂畫幅懸掛正中,兩側配掛有這對聯。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博施濟眾定裕後昆。
——佚名撰莫氏莊園牆門間門楹
牆門間又稱門廳,廣三間。居中一間稱明間,面寬一丈三尺,供主人及貴賓出入用,內置隱門,門上有這副對聯。兩旁所豎儀仗牌,是莫放梅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XX年)“遵例入資官授侯補江蘇直隸州知州”後,為炫耀權勢而設之左右。門廳左右兩間則是常人進出的地方,兼作莫家門房,稱東、西塾。

 

疊鼓夜深,垂燈春淺;
寫經窗靜,覓句堂閒。
——梁同書撰書莫氏莊園橋廳北牆外楹
莫氏莊園橋廳的北牆外有一副梁同書撰書的這副對聯。站在轎廳可以仰視到正廳屋頂上的“雙獅戲球”脊飾。步入天井,一棵白玉蘭挺立其左。兩邊的封火牆上各有三幅三國演義內容的彩色壁畫。

銜其山川,拾其香草;
蒸以靈芝,潤以醴泉。
——陸潤癢題莫氏莊園春暉堂抱柱楹
莫氏莊園正廳置於中軸線的中央位置上,左側是天井、花廳、佛堂、廚房和嬰山小園,右側是花園和書房。正廳春暉堂是主人議事、典禮和應酬交際的活動場所,故廳內的建築顯得十分的端莊厚重,三間九開間的朝南大廳,氣度不凡,在當時就十分罕見。二十扇高一丈一尺一寸的落地雕花長窗,上半部為表示吉祥萬德的“十”字(梵語)窗欞,下半部是雕刻著寓意“福、祿、壽、富貴”的蝙蝠、仙鹿、壽字和牡丹花圖案,顯得既富麗堂皇而又典雅古樸。廳正中央上方是由明代書法家董其昌題寫的“春暉堂”巨匾,匾額下方是“福、祿、壽”的中堂畫軸。兩側柱上的這副楹聯為清同治狀元、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陸潤庠所題。

倚蘭春芬,高松晚翠;
溫玉外朗,微瀾中深。
——王文治題莫氏莊園雲浦草堂中堂楹
莫氏莊園雲浦草堂即女廳,俗稱“堂樓廳”,又名“雲浦草堂”。它座落於中軸線上的最後一進,系二層建築。樓上是臥室區,為眷屬起居之所;樓下則是莫氏族人接待和應酬女賓的地方,廳內整套櫸木家具造就出一種閒適、溫和的氣氛。而將女廳置於最後一進,更體現了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低下,男女內外有別及婦女不登大雅之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道德

東魯雅言,詩書孰禮;
西京明詔,孝弟力田。
——張廷濟題莫氏莊園花廳中堂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