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網師園楹聯

網師園,地處蘇州古城東南隅闊家頭巷,被譽為蘇州園林之“小園極則”,堪稱中國園林以少勝多的典範。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網師園的造園歷史可追溯至八百年前。南宋淳熙初年,吏部侍郎史正志於此建萬卷堂,名其花圃為漁隱,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營造別業,為奉母養親之所,始名網師園,內有十二景。乾隆末,園為瞿遠春購得,增建亭宇,疊石種樹,由於瞿遠春的巧為運思,使網師園“地只數畝,而有紆迴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雲水相忘之樂。”至今網師園尚總體保持著瞿氏當年造園的結構與風格。同治年間,園歸李鴻裔,因與宋代名園滄浪亭相近,李氏自稱“蘇鄰”,更園名為“蘇鄰小築”。1917年,張作霖購此園,改名為“逸園”。1940年,園為文物鑑賞家何亞農買下,並對此進行全面整修,悉從舊規,並復網師舊名。1950年何氏後人將園獻給人民政府。1958年,網師園再經整修後對遊人開放。網師園意謂“漁父釣叟之園”,園內的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全園面積僅8畝多,做到了感覺寬綽而不顯侷促,主題突出,布局緊湊,小巧玲瓏,清秀典雅,成功地運用比例陪稱關係和對比手法,獲得較好的藝術效果,是蘇州中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

【擷秀樓】

擷秀樓,舊時為內眷燕集之所,故又名女廳。擷秀,即手電攬取秀色之意。是一處相對獨立的庭院,位於擷秀樓後,但並不處於同一中軸線,而是稍稍偏向西北,把彩霞池北的建築和東部的住宅區恰到好處的過渡性地連線了起來。

曾三顏四;
禹寸陶分。
——鄭燮題蘇州網師園擷秀樓
曾三:指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顏四:顏回具“孝、悌、忠、信”美德;禹寸陶分:《晉書·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琅軒圃】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張照題蘇州網師園琅軒圃

【竹外一枝軒】

竹外一枝軒,取蘇軾“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臨水而築,玲瓏剔透,松梅盤 曲,柳枝拂水,景色特佳。

天心資岳牧;
世業重韋平。
——陳鴻壽題蘇州網師園竹外一枝軒
岳牧:古代傳說中的四岳和十二州牧的合稱; 韋平:西漢時韋賢、韋玄成與平當、平晏父子。

護研小屏山縹緲;
瑤風團扇月嬋娟。
——佚名題蘇州網師園竹外一枝軒

【濯纓水閣】

濯纓水閣,在池塘南岸,與緊傍的“雲崗”形成輕重錯落,參差疊宕的藝術效果。濯纓水閣取《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之意而名,表示避世隱居,清高自守之意。

於書無所不讀;
風物皆有可觀。
——佚名題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

雨後雙禽來占竹;
秋深一蝶下尋花。
——劉墉題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

水面文章風寫出;
山頭意味月傳來。
——佚名題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

【小山叢桂軒】

小山叢桂軒(又名道古軒),是網師園中的主要建築,四面廳結構,取《楚辭·小山招隱》句:“桂樹叢生山之阿”和庾信《桔樹賦》:“小 山則叢桂留人”句意為名。軒前軒後疊石,花台上廣植桂花,雍容幽雅。入秋桂子飄香,沁人心脾。

山勢盤陀真是畫;
泉流宛委遂成書。
——何紹基題蘇州網師園小山叢桂軒

【月到風來亭】

月到風來亭,在園內彩霞池西,踞西岸水涯而建,六角攢尖型,三面環水。亭內懸掛“月縣風來亭”篆體匾額,取意宋人邵雍詩句:“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月到風來亭底部以黃石堆砌成三個石洞,從水底築基,下細上粗,高出水面2米多,石墩之間臨空,好似深潭。地面亭內設“鵝項靠”,供人坐憩。內為朱色裙板,外貼水磨磚細。亭心直徑3.5米,亭高5米餘,戧角高翹,弧形線條流暢。黛瓦覆蓋,青磚寶頂,高出亭後的風火牆。亭柱之間皆飾掛落,亭內天花板中懸一紅木宮燈,亭木結構全以朱漆遍塗。月到風來亭座西向東。亭背後曲廊逶迤,向南北兩翼伸展開,仿佛亭子張開兩臂,迎接遊人。曲廊南北均以精緻小青磚花界鋪地,就中間高起部分用各種不同形狀的石塊砌成山坡式台階,緊靠粉牆落水斜坡,呈波浪起伏狀,自然成趣。 亭西廊牆上嵌一塊高2.5米、寬1.2米的雜木框明鏡,以鏡借景,園內景色映射其中,一番景色變做兩番景,很是有趣。

園林到日酒初熟;
庭戶開時月正圓。
——何紹基題蘇州網師園月到風來亭
月到風來亭,居水崖之上,突出池中,踞勢幽勝,最宜 秋夜賞月,故取韓愈“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句命名。亭前池中不植芙蕖芹草,使天光映 入池中,趣成水天一色的藝術境界,故有“月到天心,又來水面”的情調。

【琴室】

琴室,原為主人操琴度曲之所。庭中南面牆壁是氣勢崢嶸的嵌壁山,相傳為清代疊山家戈裕良之手筆。室為歇山式半亭,面對青峰,焚一爐香,彈一曲“高山流水”實為操琴之佳處。

山前倚杖看雲起;
松下橫琴待鶴歸。
——佚名題蘇州網師園琴室

【殿春簃】

殿春簃,在網師園西北部,為網師園中獨立 庭院,是仿明代古樸爽潔的建築。殿春簃匾額下有跋文“庭前隙地數弓,昔之芍藥圃也,今仍補植, 已復舊觀”。芍藥花期在春末,稱“殿春”,閣邊小屋稱作“簃”,故即以“殿春簃”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