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經典名句

“任何學生都不得在沒有徵得父母、監護人和個人導師的同意下買賣或交換超過6美分的物品。”

——哈佛大學第一任校長伊頓,此話後來成為了一條校規

“人類過去和現在的努力已經排除了知識路途中的許多障礙,讓我們繼續努力去排除剩餘的障礙。”

——哈佛大學第19任校長昆西對入學新生和畢業生的期望

“人類的希望取決於那些知識先驅者的思維,他們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過一般人幾年、幾代人甚至幾個世紀。”

——哈佛大學第21任校長艾略特對哈佛教授們的期望

“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對什麼事物都懂一點,但對個別事物懂得很多。”

——哈佛大學第22任校長洛厄爾的名言佳句

“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

——哈佛大學第23任校長科南特對哈佛大學辦學方針的總結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

——哈佛大學第24任校長普西對開發學生創造力意義的理解

------------------------------------------------------------------

讀了關於哈佛學生的記錄,我的內心很沉重。“我們到底缺少什麼?”是勤奮嗎?那不過是思想的外在表現罷了,我們真正缺少的是在中國教育體制下缺失的信仰!

沒有信仰哪有勤奮的動力,以功名利祿作目標的勤奮會有自由的創造和如饑似渴的沉醉?同是炎黃子孫,台灣和美籍華人的諾貝爾獎得主大有人在,而大陸就是沒本事得到。現狀就是這樣,不是我們所能改變的。還是談談自己,談談怎樣才能在夾縫中健康的成長,找到自己的信仰,然後勤奮的努力。

有個老外曾說,就像中國人並不是像電影裡人人都會功夫一樣,美國人並不像電影裡那樣暴力和色情,而是融合了最保守的價值觀與最激情的青春。我們從哈佛學子身上學習的不光是那表面的勤奮,還有他們清教徒文化所倡導的虔誠信仰,努力奮鬥的立國理念,以及基於他獨特的地理和歷史造成的年輕積極的心態。一個人沒有信仰會墮落,沒有勤奮就會流於空談。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青春本該有的模樣,甚至除了曾經的些許歡樂外從未有過真正的青春。哈佛大學每年都拒絕許多“聯考狀元”,因為他們隱藏在分數後面的綜合素質不行。美國社會特別重視個人為社區做出的無償貢獻,量化的綜合素質中六七十個小時的“學雷鋒”還遠遠不夠。讀書為做官,做官為發財。中國也有勤奮刻苦的人,但那些頭懸樑錐刺股的苦讀,其目的,無非是這個。但無論現實如何,我還是能從青年毛澤東“海爾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誓言中感受到偉人的激勵,從周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壯志中感受到震動。但有太多人已無動於衷,青春不是一個年齡而是一個信仰,是恰同學少年的中流擊水,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魄,青春是理想,是革命,就是行動。

我們用我們的青春來兌換老年為數不多的時日,為了明天的物質利益可以犧牲今天的,只有一次的美好的青春。我想說的並不是及時行樂,恰恰相反,我只是在尋找和渴求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堅定和純潔的信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的那段話很早我就熟記了,但似乎越長大離曾經的道德、理想越遠,青春的死亡如此悄無聲息。

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與理想的追求,這一切都應該是發自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堅定地信仰,而不是聯考的強迫或者利益的追求,然後才會有持久的真正的勤奮。

絕對原創!

------------------------------------------------------------------

害怕大雨的,只不過是假花而已。 作者: 克雷洛夫

天生我才必有用。 作者: 李白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作者: 高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