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簡介

李秉衡簡介

李秉衡(一八三o———九oo年),字鑒堂,奉天(今遼寧)海城人。初捐資縣丞,遷知縣。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為冀州知州。越二年擢永平知府。十年(一八八四年)移任廣西按察使,法軍侵越犯邊時,李衡主持龍州西運局。翌年與馮子材分任戰守,取得諒山山大捷,彭玉麟奏言:“兩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

光緒二十年五月授為安徽巡撫。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調李秉衡為山東巡撫。

日軍第二軍在花園口登入後,旅順防務吃緊。清廷命已於十月移駐煙臺的李秉衡派兵增援,李卻“專顧一隅”。山東省群吏曾請求“增募二十營以塞登萊諸海口”,李秉街堅執不許。十一月四日,清廷再命派四營“即日撥隊前住”、但緩不濟急。十二月十三日,海城陷後,李秉衡方令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所部嵩武軍北渡赴營口援遼東”。

光緒二十一年一月十二日,清廷聞日軍有進攻威海之說,電渝李鴻章、李秉衡“飛飭各防軍,晝夜梭巡,實力嚴防,不得稍有疏懈”。十八日,李秉衡電疏:威海後路“情形均屬萬緊,惟有就現有兵力,分布各島口,囑飭各營晝夜梭巡瞭望,無敢疏虞。”但是實際上並未認真採取積極防禦措施,甚至把兵力零星分布在東起成山角、榮成,西至寧海、煙臺,“共三百里之遙”的漫長防線上,不分主次,分兵把口,致使防務薄弱。日軍在榮成灣登入後,李秉衡不敢按原議抽威海衛後路二分之一的兵力馳援前線,只派孫萬齡等少數軍隊前往迎敵。二十五日,日軍攻陷榮成,李秉衡自請交部議處。並再電朝廷,報告“賊勢太眾,威太危,煙亦岌岌”;說明“兵太單”、“營少勢難措手”的苦衷,要求將貴州古州鎮總兵丁槐所部五營截留,奏請俯準。飭令提督董福祥帶所部各營,星夜開拔至山東,以便“合力防剿”。此議已得朝廷照準。但是,援兵遲遲不達。不久,威海衛南幫炮台失陷。三十日。清廷曾電諭李鴻章、李秉衡:煙臺為“通商口岸,防務較緩”,調孫金彪率軍前赴威海協防,李秉衡卻以“煙守將只孫金彪一人,若再調往,無人守御,煙臺必危”而拒絕。李秉衡僅派軍扼守威海西路,對於威海的戰事不聞不問。二月三日,日軍進占威海衛城和北幫炮台。李秉衡請旨將自己“交部嚴加議處”,電奏中稱:威海已失,登州、煙臺必為日軍所爭,“秉衡即死守煙臺,於大局毫無補救,獲罪滋大。目前統籌全局,似應移扼萊州(今掖縣)一帶,催集援兵,自西而東,節節進規,以固省城門戶,以顧南北大局。”

二月九日李秉衡至黃縣,十二日退駐菜州。他告訴丁汝昌自己已移扎萊州,防威海之兵亦徑退萊州。不久威海失,北洋水師覆滅,與李秉衡“目擊劉公島危急,不克救援”有密切關係。外國觀戰記者肯寧鹹在論述劉公島失守的原因時,認為“本省巡撫(李秉衡)既按兵不動”,不“應約發援兵”是重要原因。

二月二十五日,清軍收復寧海州(今牟平),二十七日收復文登。李秉衡卻不令軍隊繼續收復失地,反於三月三日致電清廷說:山東軍力甚單“若深入恐賊抄截後路”。前線清軍奮勇抗戰,並於五日收復榮成。李秉衡仍不敢令軍隊收復威海衛城。

四月十九日,李秉衡聞日本欲割遼河以東、台灣,索賠款一百兆兩之說“憂憤填膺”,披瀝上陳,建議皇上“乾綱獨斷,如被族要挾過甚,則絕其和議。勿為虛聲所恫喝,勿為浮議所搖惑,”繼續堅持抵抗。並表示:“臣雖老怠,願提一旅之師,以伸積憤,即捐糜頂踵亦所不惜”。但是《馬關條約》還是簽訂了。四月二十五日李秉衡又上《奏和議要挾過甚萬難曲從折》,要求情廷“立絕和議,布告天下臣民並各和好與國,聲其欺侮要挾之罪,為萬國所不容,神人所共憤;以償兵費之款養戰士,嚴敕各將帥督撫,效死一戰”。清廷不納,並於五月八日與日本互換《馬關條約》。

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李秉衡處理巨野教案被黜,徒督四川,未到任。光緒二十六年(—九oo年)起用為巡閱長江水師大臣。六日,八國聯軍進攻大沽後,李秉衡由江蘇率兵北上,保衛北京,在楊村(今武清縣)敗績,退至通州(今通縣)自殺殉國。謚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