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簡介

《迢迢牽牛星》與《鵲橋仙》比較賞析

歷代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的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層出不窮。《迢迢牽牛星》《鵲橋仙》便是其中的代表性詩作。我們不妨將其比較鑑賞。

一、從思想內容方面來比較賞析

《迢迢牽牛星》塑造了一位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表達的是愁苦哀怨之情。開頭兩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寫出了牽牛和織女夫婦相距之遙遠。然後,“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正面描寫織女美麗勤勞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懷。接下來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又寫織女的內心獨白,那阻隔了他們夫婦的銀河既清且淺,相去也並不甚遠,卻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因此,當織女回眸河漢時,強烈的相思再也無法抑制,情感達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兩句生動地寫出了凝視對岸、悄然無語、外表極平靜而內心極悽苦的思婦形象,“此時無聲勝有聲”,令人回味無窮。

而秦觀的《鵲橋仙》則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機杼。不是停留在抒發愁苦哀怨、離愁別恨上,而是歌頌真摯而忠貞的愛情,立意新穎,境界高絕。上片寫聚會。“纖雲弄巧”兩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金風玉露”兩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表現出作者對當時社會上那些朝歡暮樂、日日廝守而實際並無真實感情的薄情男女的鄙棄。下片寫離別。“柔情似水”,形容牛郎織女纏綿之情,猶如天河中悠悠的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後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兩情若是”二句是對牛郎織女深情的慰勉,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

二、從藝術特色方面來比較賞析

《迢迢牽牛星》全詩以疊音詞入詩,以描寫為主,情景交融,聲情並茂。“迢迢”,寫距離之遠;“皎皎”,寫星光之亮,使人產生一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然後,詩人將視線移到織女星上。由遠而近,先人後物。“纖纖”狀素手之修美,“札札”狀織布之繁忙,一狀形,一摹聲。“纖纖”和“札札”,形聲生情。“盈盈”寫水之物貌;“脈脈”寫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卻“不得語”,只能含情脈脈,隔河相望。景情並生,哀怨動人。

《鵲橋仙》則將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餘味雋永。詞人以飛逝的流星比喻織女手中的金梭。勤勞而手巧的織女無止無休地織著彩霞雲錦,而自己卻終生孤寂。這裡是寫景,也是抒情。“迢迢”說明牛郎織女相距之遠,同時也極盡摹寫二人相思之苦。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是作者有感而發的議論。作者把難得的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映襯於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主人公純潔高尚的心靈和不為邪惡勢力所屈服、愛情真摯而專一的道德情操。這一慨嘆,使得詞的格調清奇而高絕。詞的下片,以“柔情似水”開惜別之端,把情人相會時的那種情意,比作悠悠無聲的流水,讓人格外感到愛情的溫柔、繾綣。然而,這一夕的佳期竟然像夢幻一樣倏忽而逝,牛郎織女就更加感到割愛的痛苦。接著,作者又以“忍顧鵲橋歸路”將情感進一步深化。一個“忍”字把他們那種悲痛欲絕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作者以高尚的精神境界,迸發出“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這是全詞的“點睛”之筆,而這字字珠璣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歷久不衰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迢迢牽牛星》和《鵲橋仙》同是取材於“牛郎織女”這一美麗的傳說,雖立意不同,表現手法也各具特色,卻都形象地表現了這一愛情故事,使其得以世代流傳。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

豐八年(1085)登進士第。哲宗時歷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紹聖元年(109

4),坐元痰臣,削秩,貶為監處州酒稅,編管郴州,徙橫、雷二州。徽宗立,放還,至藤

州卒,年五十二。他以文學受知於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能詩文。詞為北宋一大家,與

黃庭堅齊名,內容多寫柔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有《淮海集》

,有詞三卷,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