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簡介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簡介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1883-1973),1883年4月25日出生於羅斯托夫州科久林村的貧農家庭。1903年應徵入伍,參加過1905年的日俄戰爭。1908年畢業於彼得堡騎兵學校,在沿海龍騎兵團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德國、奧地利和高加索戰線作戰。1917年十月革命準備時期,布瓊尼先後被選為高加索騎兵師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團士兵委員會主席和師士兵委員會副主席。 

十月革命勝利後,布瓊尼回鄉組建蘇維埃政權,被選為薩利斯克區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委員。在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時期,首先創建騎兵部隊,1918年春同其他部隊合併。隨後,以此為基礎組建正規騎兵團、騎兵旅和騎兵師,布瓊尼歷任副團長、團長、旅長、師參謀長、師長等職。1918年底到1919年初,布瓊尼指揮特別騎兵師編成內的一個旅參加著名的察里津保衛戰。1919年3月,布瓊尼加入蘇聯共產黨。1919年6月,布瓊尼出任騎兵軍軍長。布瓊尼率領騎兵軍於1919年8月在頓河上游粉碎弗蘭格爾的高加索集團軍和蘇圖洛夫的“起義”集群的主力,同年9月又擊潰馬蒙托夫和什庫羅的哥薩克師,攻占沃羅涅日,從而封鎖了莫斯科方向紅軍陣地的寬達100公里的缺口。以後布瓊尼率部強渡頓河,再敗什庫羅。這些勝利顯露了布瓊尼的軍事才能。1919年11月成立第1騎兵集團軍,布瓊尼任集團軍司令,伏羅希洛夫任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列寧曾稱讚布瓊尼為世界上最傑出的騎兵統帥。 

1921年至1923年,布瓊尼先後任蘇俄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北高加索軍區副司令,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經驗,並運用這些經驗訓練部隊。1923年任紅軍總司令騎兵助理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24年至1927年任工農紅軍騎兵總監。1932年在職就讀並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35年首批榮獲蘇聯元帥軍銜。1937年至1939年任莫斯科軍區司令、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副國防人民委員。1940年8月起任蘇聯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突然襲擊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6月23日,蘇聯統帥部大本營成立,布瓊尼成為大本營成員。6月25日,大本營預備隊的4個集團軍組建成統帥部預備隊集團軍群,任命布瓊尼為司令。他當晚急忙趕往司令部所在地布良斯克,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由於前線戰局惡化,7月1日,各預備集團軍劃歸西方方面軍指揮,鐵木辛哥被任命為司令,布瓊尼和葉廖緬科被指派為副手。 

7月9日晚,布瓊尼奉史達林之召返回莫斯科。7月10 日,國防委員會將統帥部大本營改組為以史達林為主席的總統帥部(8月8日,改名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布瓊尼仍為大本營成員。同日,根據德軍進攻所形成的三個主要戰略方向,總統帥部成立作為戰略領導機關的各方向總指揮部,任命鐵木辛哥為西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統一指揮西方向蘇軍的作戰;任命伏羅希洛夫為西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統一指揮西北方向蘇軍的作戰;任命布瓊尼為西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統一指揮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作戰行動,並負責黑海艦隊的作戰指揮。給布瓊尼送行時,史達林強調:無論如何要守住烏克蘭首都基輔,但暫時沒有預備隊,不管多么困難也不用來要。 

希特勒對烏克蘭的產糧地區和工業地區以及高加索的石油垂涎已久。戰爭開始後,德國南方集團軍群一路擊潰蘇軍抵抗,直奔基輔而來。德軍和蘇軍以攻、守基輔為中心,在廣闊的烏克蘭戰場展開持續、激烈的基輔戰役。這時,布瓊尼指揮的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在以前的防禦戰中,已遭到嚴重削弱,各方面的力量均不如德軍。為守住基鋪,布瓊尼指揮蘇軍實施戰略防禦,頑強死守。在基輔戰役的緊急關頭,布瓊尼一直在擔負正面防禦的西南方面軍指揮所,甚至多次親臨前沿陣地,指揮部隊頑強抵抗德軍的進攻,並在烏曼地域重創德軍。基輔戰役正酣之際,希特勒又命令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的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群南下,從第聶伯河東岸迂迴包圍蘇軍基輔集團,和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對其實施鉗形夾擊。蘇聯最高統帥部組建以葉廖緬科為司令的布良斯克方面軍,令其消滅古德里安裝甲集群,但布良斯克方面軍未能完成任務。古德里安裝甲集群迅速突破布良斯克方面軍的防禦,進而從蘇軍基輔集團後方向西南方面軍實施突擊。 

早在7月底,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就考慮到在基輔方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並洞察到古德里安裝甲集群南下的動機和要害,便直截了當地向史達林提出放棄基輔,將基輔集團撤至後方縱深進行防禦,以免遭受重大損失。但史達林過分相信葉廖緬科關於必定戰勝古德里安集群的堅決保證,不同意放棄基輔。 

9月11日,為免遭包圍,西南方面軍首長向大本營請求撤退,但遭拒絕。布瓊尼立即向史達林請示:西南方面軍軍事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允許方面軍向後方地區總撤退。布瓊尼堅決請求史達林允許撤退,並建議將西南方面軍從第聶伯河撤到後方地區朴肖爾河。但史達林拒絕布瓊尼的請求,並解除布瓊尼西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的職務,由鐵木辛哥元帥接任。但鐵木辛哥也同樣不能挽救基輔的命運。9月15日,德國第1裝甲集群、第2裝甲集群在蘇聯西南方面軍後方洛赫維齊會師,將西南方面軍合圍。9月17日,史達林命令西南方面軍突圍,但為時已晚。19日基輔失陷,26日西南方面軍被殲,約60萬人被俘,方面軍司令及參謀長等主要領導人均英勇犧牲。 

9月12日,布瓊尼被任命為預備隊方面軍司令,率部在莫斯科接近地進行防禦。為了集中使用從西面掩護莫斯科的部隊,並對其實施有效的指揮,蘇聯最高統帥部於10月20日將預備隊方面軍併入西方方面軍,任命朱可夫為方面軍司令。布瓊尼奉召返回莫斯科,籌劃紅場閱兵。 

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處於德軍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蘇聯最高統帥部在紅場舉行具有歷史意義的莫斯科衛戍部隊的閱兵式,布瓊尼代表最高統帥部對將直接從紅場投入戰爭的部隊進行了檢閱,史達林發表鼓舞人心的講話。1941年底,布瓊尼奉命幫助庫茲涅佐夫準備和實施克里米亞登入戰役。 

為了便於對南方部隊實施指揮,蘇聯最高統帥部於1942年4月21日建立北高加索方向總指揮部,任命布瓊尼為總司令,統一指揮克里米亞方面軍、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地域、北高加索軍區、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的作戰行動。鏇即由於蘇德戰場兩翼的情況發生急劇變化,北高加索方向總指揮部被撤銷,北高加索方面軍成立,布瓊尼任司令。1942年7月3日以前,布瓊尼以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地域的兵力在該地域進行了防禦作戰。1942年7月25日至8月5日,布瓊尼指揮方面軍在頓河下游、斯塔夫羅波爾方向和克拉斯諾達爾方向進行艱苦的防禦交戰。1942年7月28日,北高加索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奉命合併為北高加索方面軍,布瓊尼為司令,負責阻止德軍繼續向南推進,並盡力恢復頓河左岸態勢。布瓊尼在方面軍編成內組建濱海和頓河兩個戰役集群,分別在克拉斯諾達爾方向和斯塔夫羅波爾方向進行防禦。8、9月間,布瓊尼指揮方面軍實施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和新羅西斯戰役,阻止了德軍沿黑海沿岸突入外高加索。 

1943年初,布瓊尼被從前線召回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任命為蘇軍騎兵司令和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為了更好地利用騎兵,布瓊尼發布給各方面軍的訓令,要點是:在軍隊基本集團的主要突擊方向上和與之協同動作時,使用加強騎兵軍;要為加強騎兵軍配備步兵師、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炮兵、火箭炮部隊和特種部隊;不準使用騎兵兵團單獨突擊築壘地區、奪取居民點和在戰役機動沒有保障的方向進行作戰。為了有效使用騎兵,經最高統帥部批准,布瓊尼於1943年春在草原方面軍司令部召開全體騎兵軍軍長會議,要求在短期內將騎兵師和騎兵軍配備齊全,有計畫地進行軍事訓練,組織指揮員作業,以解決如何在行將到來的戰鬥中更有效地使用騎兵的問題。 

根據布瓊尼的建議,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建立騎兵機械化集群。布瓊尼認為最好的騎兵兵團應是由不少於3個師組成的騎兵軍。為了保持騎兵的機動自如,不要使騎兵下馬作戰去攻占某個戰術地區或支撐點,每個軍配屬1個摩托化步兵師,並且在軍編成內還要包括坦克旅和追擊炮部隊。1943年至1944年的多次戰役證明騎兵機械化集群是行之有效的。1944年,蘇軍正式組建騎兵機械化集群。 

布瓊尼還經常親臨各條戰線。作為大本營成員,布瓊尼積極參與了大規模進攻戰役計畫的制定與實施。每當涉及有關騎兵問題時,史達林總是願意聽取布瓊尼的意見。 

戰後年代,布瓊尼於1947-1953年兼任蘇聯農業部主管養馬業的副部長。1953-1954年任騎兵總監。1954年起任蘇聯圍防部總監。布瓊尼曾獲8枚列寧勳章、6枚紅旗勳章、1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著有《紅色騎兵》、《騎兵兵團的戰術基礎》等。 

1973年10月26日在莫斯科病逝,終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