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歇後語大全

歇後語和比喻似乎是不分家的,通過巧妙的比喻可以將歇後語的前闕和後闕銜接的天衣無縫,巧具匠心,讓人驚嘆語言的魅力。下面小編帶你一起來體驗吧~

棋盤上的卒子 —— 只能進,不能退

燒香趕出和尚 —— 喧賓奪主

茶鋪里的水 —— 滾開

南天門的燈籠 —— 照得高

夜裡的風雨 —— 下落不明

泥菩薩的眼睛 —— 有珠無光

尾巴上綁蘆葦 —— 假充大公雞

沒有根的浮萍 —— 無依無靠

床底下竹筍 —— 長不高

旱地的螺螄 —— 有口難開

花生的殼,大蔥的皮 —— 一管管一層

殺雞給猴看 —— 殺一儆百

紅藍鉛筆 —— 兩頭挨刀

陰溝里的水 —— 拎也拎不清

老和尚的木魚 —— 生來就挨揍

老鼠鑽進風箱裡 —— 兩頭受氣

老太太住高樓 —— 上下兩難

頭頂上生眼睛 —— 目中無人

四海龍王動刀兵 —— 里里外外都是水

半空里的火把 —— 高明

古廟裡的旗幟 —— 獨一無二

打半邊鼓 —— 旁敲側擊

龍王爺亮相 —— 張牙舞爪

石頭上種蔥 —— 白費勁

以卵擊石 —— 自不量力

六十歲吹鼓手 —— 趕時髦

月亮底下點燈籠 —— 多此一舉

長竹竿進城門 —— 轉不過彎

牛頭不對馬嘴 —— 胡拉亂扯

木板上釘釘 —— 個個算數

井底雕花 —— 深刻

飛機上吊蟹 —— 懸空八隻腳

馬尾巴串豆腐 —— 提不起;別提了

公雞尾巴 —— 翹得高

開了瓶的燒酒 —— 好沖

口裡含冰糖 —— 嘴甜

山洞的老鼠 —— 東張西望

山西騾子學驢叫 —— 南腔北調

下雪天過獨木橋 —— 提心弔膽

下雨天背稻草 —— 越背越重

大象屁股 —— 推不動

大門上的春聯 —— 一對紅

大松樹作燒火柴 —— 大材小用

三隻腳的板凳 —— 不穩

三人兩根須 —— 稀少

九月里的甘蔗 —— 甜到心

八十歲學吹打 —— 出息不大

八月的石榴 —— 滿腦袋點子

七個錢對半分 —— 不三不四

十五隻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

十五個人聊天 —— 七嘴八舌

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雞 —— 壞蛋

二鍋頭的瓶子 —— 嘴緊

一粒老鼠糞 —— 搞壞一鍋湯

一盤象棋下兩天 —— 棋逢對手

一個巴掌拍不響 —— 孤掌難鳴

一個教師一路拳 —— 各有各的打法

孔夫子唱戲 —— 出口成章

竹籃子打水 —— 一場空

八月的柿子 —— 越老越紅

打腫臉充胖子 —— 死要面子活受罪;外強里虛;冒充富態

大姑娘坐花轎 —— 遲早一回;遲早的事

大水沖了龍王廟 —— 自家人不識自家人;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燈籠殼子 —— 肚裡空;外頭好看裡頭空

冬天的扇子 —— 沒用處;盡受冷落

豆腐拌腐乳 —— 越弄越糊塗;越搞越糊塗

對牛彈琴 —— 不入耳,難入耳;充耳不聞;白費勁;枉費工

飛機上聊天 —— 高談闊論

風吹牆頭草 —— 兩邊倒

佛爺的桌子 —— 碰不得

狗咬呂洞賓 —— 不識好人心

井底的蛤蟆 —— 目光短淺

九曲橋上散步 —— 走彎路;拐彎抹角

六月里戴皮帽 —— 亂套

聾子的耳朵 —— 擺設;愛打岔;沒用處

沒眼的笛子 —— 吹不響

眉毛鬍子一把抓 —— 主次不分

泥菩薩過江 —— 自身難保

千里送鵝毛 —— 禮輕情意重;禮薄情意重;物輕人意重

切菜刀剃頭 —— 好險;冒險;危險

青皮橄欖 —— 先苦後甜

秋後的螞蚱 —— 沒幾天蹦頭;蹦達不了幾天

去年的皇曆 —— 翻不得

熱鍋上的螞蟻 —— 團團轉

肉案上的買賣 —— 斤斤計較

三伏天喝涼茶 —— 正是時候

三十晚上盼月亮 —— 沒指望

沙漠裡的鴕鳥 —— 顧頭不顧尾;顧頭不顧腚

上天摘星星 —— 異想天開,想人非非(飛飛)

十月里的雞冠花 —— 老來紅

水底撈月,天上摘星 —— 可望而不可即

太歲頭上的土 —— 動不得

鐵公雞 —— 一毛不拔

禿子頭上的虱子 —— 藏不住;明擺著

王八吃秤砣 —— 鐵了心

王婆賣瓜 —— 旁人不夸自己夸;自賣自誇

王小二過年 —— 一年不如一年

蚊子叮雞蛋 —— 無孔不入;無縫可鑽

烏龜找甲魚 —— 一路貨色(比喻彼此一樣。)

無根的浮萍 —— 漂浮不定;成不了材

下雨天打麥子 —— 收不了場;難收場

小偷進牧場 —— 順手牽羊

啞巴吃黃連 —— 有苦說不出

一肚子加減乘除 —— 心中有數

一人一把號 —— 各畋各的調

灶台上的抹布 —— 揩油;沾油水

丈二和尚 —— 摸不著頭腦

針尖對麥芒 —— 針鋒相對;奸(尖)對奸(尖)

砧板上的肉 —— 該剁;任人宰割

蒸籠里的饅頭 —— 自我膨脹

紙糊的燈籠 —— 心裡明;一捅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