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西瓜的對聯、楹聯

炎炎夏日,吃著怡人的西瓜,品著絕妙好聯,豈不快哉。“夏日於朱紅盤,自拔快刀,切綠沉西瓜,不亦快哉。”金聖歎如是說。吃西瓜痛快,詠西瓜聯,亦意味悠長、情趣盎然。 

 
    歷代文人墨客也撰寫了不少詠瓜的名聯佳對。如:

    堂中擺滿翡翠玉;

    彎刀辟成月牙天。

    此聯寫西瓜店,使西瓜的鮮活水靈,色香味呼之欲出,寫得活靈活現,使人看後不禁流涎,引得買西瓜之人絡繹不絕。

 

    相傳明代大學士張居正小時候聰明過人。一天,當地寺廟的一個老和尚摘來幾個西瓜供視察此地的巡撫解渴,那巡撫觸景生情,脫口說出一句上聯:

    東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禮物。

    老和尚苦思良久對不上下聯。碰巧張居正從此路過,當他得知上聯後不假思索便對了下聯:

    南極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此句一出,全聯東西南北,便成完壁。對仗工整,自然天成,在場的人聽罷都讚賞不已。


      一次,明代文學家蔣燾用西瓜招待客人,客人出上聯: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此是拆字聯。拆字聯顧名思義,將某些字的組成部分拆開作聯。此聯上聯的“東兩點”就是“凍雨灑窗”中的“凍”字,東加兩點不就是“凍”字嗎?西三點則是“灑窗”的“灑”字。

    正在切西瓜的蔣燾隨即以拆字聯相對:

    切瓜分客,橫七刀直八刀。

    下聯的“橫七刀”是“切”字的分拆,“直八刀”是“分”字的拆開。此副對聯上下聯中的後兩句都是對聯首句里的兩個字的解釋,而且嚴實切合,絲毫不見拆字之痕、刻意雕琢之跡,顯得渾然天成。

 

    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明代名士唐伯虎自幼才思敏捷。有一次父親端出炒豆和西瓜待客。他先抓了一把炒豆放在兜里,然後又揀了一大塊西瓜正要吃。父親欲批評他,客人替他解圍說“我出個上聯若能對出,這西瓜、炒豆你就拿去吃吧!”唐怕虎滿口答應。於是,客人捻開一粒炒豆道:

     炒豆捻開,拋下一雙金龜甲。

     唐伯虎立即對道:

     甜瓜切破,分成兩片玉玻璃。

    玉玻璃比喻西瓜切開的樣子。唐伯虎 用“玉玻璃”對“金龜甲”,從顏色形狀都對得十分貼切,客人聽後大加讚賞。

 

    相傳,清大學士紀曉嵐與同僚吃西瓜時,同僚出上聯云: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東放。

    語如街頭即景,又似信手拈來,十分巧妙地把“南北西東”4個方位詞嵌入聯中,不見冥思苦想之功,也不見匠心獨運之氣,通俗中見高明。

    再看紀曉嵐隨口對出的下聯:

    自上而下看《左傳》,書向右翻。

    對句給人想像空間,令人能想像到一介書生捧一冊線裝木版印刷的古書一進看一邊向右翻的情形。下聯把“上下左右”幾個字蘊於其中,讀起來格調雅致。比較起來,這副聯可謂大俗大雅,給人以賞心悅目之美感。生動地再現了紀曉嵐品嘗西瓜那種落拓不羈、瀟散灑脫的豪放氣度,可謂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不過,舊傳民間也有此類似的聯:

    說南道北吃西瓜,皮朝東甩;

    思前想後讀左傳,書向右翻。

    上聯含東南西北四方,下聯以前後左右相對。

 

     抗日戰爭期間,住在重慶市的于右任因事偕郭沫若,邀約當時復旦大學校長吳南軒一起到北溫泉議事。天熱口乾,吳購西瓜解渴,才思敏捷的于右任觸景生情,笑謂郭、吳道:“適得一上聯請為作對。”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