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民間諺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農耕文明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其中,諺語是一個有趣的類別之一。千百年來,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通過長期的觀察,積累了豐富的看天經驗,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氣象民諺。這些氣象民諺語言生動形象、內容豐富多彩,人們運用它來預測天氣和指導農事。

至今,這些氣象民諺仍有不少實用參考價值。

有趣的民間諺語——識冷暖

1、"烏鴉沙沙叫,陰雨就會到"。 烏鴉對天氣變化很敏感。一般在大雨來臨前一兩天就會一反常態,不時發出高亢的嗚啼。一旦叫聲沙啞,便是大雨即將來臨的信號。

2、"雀噪天晴,洗澡有雨"。麻雀堪稱"晴雨鳥"。若在連日陰雨的早晨,群雀叫聲清脆,則預示天氣很快轉晴。夏秋季節,天氣悶熱,空氣潮濕,麻雀便飛到淺水處洗澡散熱。這預示未來一兩天內有雨。

3、"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這是因為天氣久晴,空氣中所含水份較少,儘管夜間降溫,一般仍不會產生大霧。 如果突然出現了大霧,很可能是因為暖濕空氣侵入,形成了平流霧,預示天氣將轉陰雨。相反,雨後空氣中水份很充沛,但由於雲層覆蓋地熱不易散發,晚上地面降溫不顯著,也不易形成霧。

4、"夏有奇熱,冬有奇寒"。夏秋時,當太平洋颱風來襲之前多酷熱,令田間魚兒被曬死,民間視當年氣溫變幅增大,冬天有嚴寒之兆。

5、"奇熱必有奇寒"。指入冬以後如果持續溫暖,則一旦冷空氣襲來,降溫可能劇烈、持久。放眼於更長的時間範疇,如果連續數年暖冬,就得留心終歸會來一個寒冬。

6、"冷得早,回暖早"。如果最冷時段明顯提前,則同一冬季中往往不容易再次出現同樣量級的嚴寒,也表明季節會相應提前,春天可能早來。

7、 "早穿皮襖午穿紗,把著火爐吃西瓜"。形容寧夏秋季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徵。(寧夏)

8、"冬寒冷皮 春寒凍骨"。說的是冬天氣溫雖低,但是寒而不凍;春天氣溫回升,但是春寒料峭,如果再遇"倒春寒",更是寒風凜冽徹骨。(福建廈門)

9、"今朝日頭烏雲托,明朝曬壞烏龜殼","東閃西閃(閃:閃電),曬煞泥鰍黃鱔"。意指炎熱的天氣連烏龜的背板都能曬裂,水中的黃鱔泥鰍也會曬死。(上海崇明)

10、"二八月亂穿衣"。意指冬末春初的這一季,正是氣溫變化幅度大、冷暖交替多的時期。

二、 民諺識陰晴

1、 "春天猴兒面,陰晴隨時變"。意指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或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或陰雨連綿,冷風陣陣。

2、"日出熱辣辣,中午雨淋頭"。意指早上太陽過熱,中午就會有雨下來了。(廣西白州)

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下雨地方打雷,傳到無雨的地方,人們雖然先聽到雷聲,但也多半是無雨或少雨天氣。

4、"打早打辣霧,儘管洗衫褲"。秋冬季節有晨霧,則該日天晴。(廣西白州)

5、"三日風三日霜三日日頭公"。這句話反映了廈門冬季天氣特點。三天颳風,三天降溫,再三天就出太陽(太陽在廈門話中叫"日頭")。這則民諺說明天氣變化的周期有規律可循。(福建廈門)

6、"冬至無雨一冬晴"。意指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與整個隆冬天氣及農事活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如果冬至這一天無雨,則整個隆冬多為晴天。(廣東汕頭天氣諺語)

7、"吃過端午肉,壩上緊緊築"。意指過了端午以後,降雨天氣將會增多,要提前做好預防洪澇的準備工作。(浙江杭州)。

8、"大雁南飛寒流急"。 大雁是預報寒潮的專家。當北方有冷空氣南下時,大雁往往結隊南飛,以躲過寒潮帶來的風雨低溫天氣。

9、"一日南風三日暴"。 意思是說,冬天刮南風氣溫回暖後,很快就會有冷空氣南下影響。(江蘇南京天氣諺語)

10、 "布穀催春種"。意指布穀鳥叫以後一般不會有強冷空氣影響了,農家可以播種了。